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胃角黏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27例胃角黏膜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牙线牵引辅助ESD组(牵引组,n=51)和传统ESD组(传统组,n=76),同时把41例胃角纤维化病例也分为牵引组(n=23)和传统组(n=18)。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及出血、肌层损伤、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牵引组与传统组病例年龄、性别、病变大小及病变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65.4±36.5) min比(103.5±43.2) min,P=0.012],病变整块切除率[100.00%(51/51)比90.79%(69/76),P=0.026]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更高[94.12%(48/51)比81.58%(62/76),P=0.042],且剥离过程中肌层损伤[5.88%(3/51)比25.00%(19/76),P=0.010]及术中出血更少[47.06%(24/51)比82.89%(63/76),P=0.010]。传统组2例(2.63%)纤维化病例穿孔,牵引组无穿孔病例,穿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在胃角纤维化病例中,牵引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81.4±29.3) min比(119.3±37.6) min,P=0.010],病变整块切除率[100.00%(23/23)比72.22%(13/18),P=0.007]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更高[95.65%(22/23)比72.22%(13/18),P=0.035],且剥离过程中肌层损伤[8.70%(2/23)比72.22%(13/18),P=0.001]及术中出血更少[78.26%(18/23)比100.00%(18/18),P=0.035]。结论 牙线牵引辅助ESD治疗胃角黏膜病变及有纤维化的胃角病变安全有效,与传统ESD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治愈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2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丙泊酚2.5mg/kg;B组为实验组,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lμg/kg。静脉给药,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肢体扭动时追加丙泊酚0.6mg/kg。记录注药开始至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总用药量。并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毕患者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结果:B组患者收缩压(SBP)、HR术中术后比A组平稳。两组术中RR均有减慢,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中SpO2与麻醉前相比降低明显(P<0.05)。B组丙泊酚用药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循环平稳,术后麻醉恢复迅速,此方法可以安全地用于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  相似文献   
3.
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175例ASAI级全麻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5组。P10组、P5组和P1组分别于麻醉前10分钟、5分钟和1分钟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mg,F组于术前10分钟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C组为对照组。各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作全麻诱导,术中出现体动追加丙泊酚1mg/kg。观察各纽术中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丙泊酚总用、麻醉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丙泊酚注射、术中患者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呕发生情况。术后作V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术中血压、心率、丙泊酚总用量、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患者术中体动发生率、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较C组显著降低或缩短。F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4组。VAS评分,P5组和P1组显著高于C组,而P10组与F组相似(P〉0.05),但显著低于P5组和P1组(P〈0.05)。P10组术后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其余4组。结论喷他佐辛30mg超前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与芬术尼1μg/kg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而无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其较佳的给药时机为术前10分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ST段影响。方法38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东莨菪碱。麻醉选择硬外联合静脉全麻,全麻用药为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合剂(K M)合剂。分别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注射K M合剂2min、气腹后2min、头低足高位体位(rT)后2min、气腹后30min、术毕后10min时的ST段值、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呼吸频率(Rf)。结果ST段值于注射K M合剂2min、气腹后2min、rT体位后2min均较麻醉前的ST段值明显下降(P<0.05)。HR在上述时段测得值与麻醉前相比较显著加快(P<0.05),气腹30min及术毕10min后测得值与麻醉前相当。SBP,DBP手术全程平稳与麻醉前相比较无显著差异。Rf气腹全程至术毕都加快与麻醉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在二氧化碳气腹前后30min内变化最明显,此时段应重点加强呼吸循环变化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EBSCC)的内镜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发现并行ESD治疗的早期EBSCC患者32例(EBSCC组),纳入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普通典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ESCC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内镜特征、治疗结果及生存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P=0.746)、性别(P=0.506)、肿瘤大小(P=0.423)和肿瘤浸润深度(P=0.91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肿瘤均好发于食管中段,内镜下分型以0-Ⅱb型为主,所有病灶表面黏膜均粗糙和/或糜烂,放大内镜观察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PCL),以B1型为主,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BSCC组较ESCC组病灶表面白斑出现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5%和26.04%,χ2=9.88,P=0.002)。碘液染色:EBSCC组有17例(53.12%)为不染或淡染,15例(46.88%)有斑驳状不染改变...  相似文献   
6.
周原菁  徐春莺  翟长华  陈金海  沈勇 《临床荟萃》2010,25(18):1625-1627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类型,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是儿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小病原体,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全身病变的常见病因。为探讨MP感染所致CVA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本研究使用红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人治疗MP所致CVA9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78例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5例(其中新生儿溶血6例),感染性因素22例,母乳性因素18例,其他因素13例.本组78例患儿中,70例采用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2例溶血患儿予换血治疗,1例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部分换血,5例生后母乳喂养不足的患儿未予光疗.78例患儿经治疗后治愈57例, 好转16例, 未愈4例,(其中3例入院时已发生核黄疸, 2例治疗改善后出院,留有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围生期并发症及产后感染的发生,是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方法,其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动态监测胆红素值,对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及时换血治疗,可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母乳性黄疸发生率高,光疗后全部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头部转动引起的颈部肌肉收缩,可引发多种头面部症状,它引起的力学机理是位置性眩晕的诱发原因。笔者用电针颈部阿是穴为主治疗位置性眩晕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3]制定: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变动而诱发;2眩晕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  相似文献   
9.
陈金海 《吉林医学》2005,26(2):167-168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总有效率(P<0.05),治疗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1)。结论: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疗效,治疗剂量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产妇产程、产前发热率、胎心变异率的影响。方法 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28例,随机分为2组:腰-硬联合自控镇痛组(S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E组)。另设未行镇痛168例为对照组(D组)。S组:L3-4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4 μg,硬膜外置管持续泵注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 μg/mL。D组:L2-3椎间隙穿刺置管,分次注入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 μg/mL 5 mL试验剂量及10 mL首剂量,随后持续泵注上述药物。观察各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各产程时间以及产前发热率、胎心变异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瘙痒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S组、E组VAS评分均≤3分,镇痛起效时间S组显著快于E组(P<0.05);与D组相比,S组、E组第一产程时间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第三产程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组相比,S组、E组产前发热率、胎心变异率以及瘙痒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且S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E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相比,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于初产妇均为行之有效的镇痛方式,腰-硬联合阻滞相比硬膜外阻滞,镇痛起效迅速,但产妇发热率、胎心变异率及瘙痒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