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构建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pcDNA3.1(-)CVyCDglyTK,并以新型磷酸钙纳米为基因治疗载体,研究该基因治疗体系在胃癌细胞中体外与体内专一性表达和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PCR、RT-PCR、融合PCK、酶切及连接等技术构建由CEA启动子、CMV增强子驱动的融合自杀基因pcDNA3.1(-)CVyCDglyTK表达栽体和融合自杀基因pcDNA3.1(-)CMVyCDglyTK表达栽体.以磷酸钙纳米为栽体分别转染CEA阳性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和CEA阴性的Hela细胞.采用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感染细胞中yCDglyTK基因的表达,并在体外观测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结果 SGC7901细胞在感染以上两种质粒表达栽体后均有yCDgtyTK mRNA表达,Hela细胞在转染纳米-pcDNA3.1(-)CMVyCDglyTK复合物后有yCDglyTK mRNA表达,对5-FC的敏感性增强,而在转染纳米-pcDNA3.1(-)CVyCDglyTK复合物后则没有yCDglyTK mRNA表达,5-FC对其亦无杀伤作用.在体外实验中,经纳米转染pcDNA3.1(-)CVyCDglyTK筛选的阳性克隆组细胞存活率为8.0%,纳米-pcDNA3.1(-)CVyCDglyTK转染组为25.4%,而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为99.0%.结论 本实验构建的由CEA启动子、CMV增强子驱动的融合自杀基因yCDglyTK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能使融合自杀基因在CEA阳性的胃癌细胞中专一性表达,从而达到靶向治疗胃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Moss等报道Hp感染时胃上皮内凋亡细胞增多,Hp根除后则凋亡细胞数目减少。此研究目的为确定Hp加快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因素和Hp感染时细胞凋亡在十二指肠溃疡(DU)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手指指端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应尽可能保留患指的长度,最大限度恢复其感觉功能及外形。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本院应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25例27指,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咖啡因为内标,测定了氢溴酸高乌甲素片含量。RP-18ODS5um柱,甲醇-磷酸二氢钠(72:28V/V)为流动相,UV252nm波长处检测。在0.04~0.20m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氢溴酸高乌甲素片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相对标准偏差为1.2%。本法快速、简便、灵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由磷酸钙纳米颗粒介导的联合基因治疗体系pcDNA3.1(-)-shVEGF/yCDglyTK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磷酸钙纳米颗粒为载体,介导pcDNA3.1(-)Null,pGenesil-1-hVEGF4-shRNA,pcDNA3.1(-)-CV-yCDglyTK,pcDNA3.1(-)-shVEGF/yCDglyTK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RT-PCR检测细胞中yCDglyTK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分析yCDglyTK及VEGF蛋白的改变.MTT法检测融合基因对转染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SGC7901细胞转染pcDNA3.1(-)-shVEGF/yCDglyTK质粒后有yCDglyTK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VEGF表达受抑制达30.3%.相对于转染pcDNA3.1(-)-CV-yCDglyTK质粒组,联合基因体系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pcDNA3.1(-)-shVEGF/yCDglyTK组细胞凋亡率达到67.9%±4.78%.结论:联合基因治疗体系pcDNA3.1(-)-shVEGF/yCDglyTK较单独的RNA干扰或自杀基因可更有效的杀伤胃癌细胞.  相似文献   
6.
张军海  陈选民 《新中医》2008,40(11):20-21
刘建设是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兼任副院长,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刘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现将其治疗臁疮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龚育凡  陈选民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2):1682-1683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与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关系,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98例NSAIDs相关性溃疡患者分为HP根除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复查,了解溃疡愈合情况和HP根治情况。结果HP根除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2.0%和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行HP根除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NSAIDs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早期不宜行HP根除治疗,早期选择质子泵抑制剂能促进溃疡的愈合,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2003年5月至2006年10月,采用显微外科保肢手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毁损伤共15例,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8例;其中足背缺损2例,(躅)趾背侧缺损1例,手背缺损2例,手指缺损3例;缺损面积为3.0 cm× 4.5 cm~ 5.0 cm×11.0 cm,5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供区小面积植皮.结果 本组8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 12个月,原缺损部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相关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32例35指.包括坶趾甲皮瓣20指,第2趾甲皮瓣12指,第3趾甲皮瓣3指。结果术后足趾甲皮瓣全部成活.2例指甲皮瓣略显臃肿,予二期手术修整。术后随访评定3~6个月,患指功能恢复满意。指甲生长良好,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参照Zook指甲修复评定标准评定:优30指,良3指。中2指。优良率达94.3%。结论不同足趾甲皮瓣游离移植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