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50岁的HIV/AIDS病例信息进行分析,了解该群体的流行特征,死亡特点,旨在为了早发现、早管理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新平县50岁及以上病例的人口学资料、感染途径、死亡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截止2013年10月,累计报告37例≥50岁的HIV/AIDS病例,平均年龄(62.08±8.35)岁;男性27人,占73.0%,女性10人,占27.0%;职业以农民为主(62.2%);汉族居多(62.2%);已婚有配偶占大多数(70.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主(56.7%);传播途径均为异性性接触;(2005-2013)年≥50岁艾滋病病例数占历年报告总数的比例均较高,维持在6.1%~27.6%之间(P0.05);75%的死亡病例生存时间均小于1年。结论新平县中老年人艾滋病疫情态势较为严峻,死亡快成为主要特点,配偶间传播应该成为下一步干预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溪市家鼠鼠疫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病原学特征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从元江、新平两县采集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树鼩的盲肠和舌根以及猪咽拭标本、猪粪便和腹泻病人粪便,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从3 431份标本中分离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71株,总检出率为2.07%。分离株包含15株致病株和56株非致病株,有3种生物型(1A、2、3型)、3种以上血清型(O∶3、O∶5、O∶8及未分型)及3种毒力基因型别。致病株均为3/O∶3生物血清型,毒力基因以ail、ystA、ystB、yadA、virF为主;非致病株,血清型属于O∶5、O∶8及未分型,毒力基因以ail、ystA、ystB、yadA、virF为主;分离株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微酸、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其他大部分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在玉溪家鼠鼠疫疫原地宿主中传播流行;分离菌株的血清型/生物型,毒力基因型别多样性;头孢三、四代,喹诺酮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适宜治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性分析了解中国≥50岁人群的HIV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50岁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资料的相关文献,同时结合云南部分地区(1989~2012)年≥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疫情显示,近年≥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报告数比重有增加趋势,部分地区已经超过50%;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等均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性途径感染HIV成为主要的流行方式(55.66%~91.74%),部分地区男男性接触感染高达17.10%;临床医疗机构检测、自愿咨询检测、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成为发现≥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三种主要方式(近90%);感染者普遍存在非婚异性接触史(37.89%~79.00%),部分地区有男男性行为接触史12.73%。≥50岁男、女感染者感染HIV的因素不同,男性普遍因为有生理需求(63.35%)而发生嫖娼行为(80.37%),且基本未使用安全套(95.60%);女性更多的是因为与HIV阳性配偶(87.69%)发生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82.00%)而导致HIV感染。结论≥50岁人群艾滋病疫情逐年严峻,流行特征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HIV感染者高危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且使用安全套意识薄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2008~2015)年间新平县扩大HIV检测的效果,为艾滋病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阳性检出率、单例HIV/AIDS病例发现成本、病例早发现情况以及一年内死亡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结果(2008~2015)年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8%、0.13%、0.28%、0.42%,0.13%,0.16%,0.17%,0.08%,(2008~2011)年间呈上升趋势(字2=552.169,P<0.001),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字2=159.334,P<0.001);历年每发现1例新报告HIV阳性患者的检测成本为23936元,15159元,7088元,4747元,15326元,12888元,11599元,25675元;历年早发现病例占比分别为30.00%(3/10),41.67%(10/24),29.17%(7/24),28.57%(8/28),26.47%(9/34),43.59%(34/78),20.45%(9/44),新报告HIV/AIDS病例中早发现患者占比历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3.220,P=0.127);一年内死亡率分别为10.00%(1/10),4.17%(1/24),0%(0/24),1.05%(1/28),7.14%(2/34),0%(0/78),2.56%(2/44),2.27%(1/44),呈下降趋势(字2=3.667,P=0.035)。结论新平县发现1例新报告HIV阳性患者的检测成本高,同时抗病毒治疗的推广避免了患者的死亡,延长了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平县1997~2012年艾滋病(AIDs)疫情变化,为有效应对性传播艾滋病病毒(HIV)态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平县1997~2012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病例信息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截止2012年累计报告200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其中HIV感染者145例,死亡21例。200例中,男性占57.00%;已婚有配偶者占64.50%,未婚者占23.50%;17~29岁占35.50%,30~39岁占35.00%;农民占57.50%;静脉注射吸毒感染占18.00)%,异性性途径占78.50%,同性传播占2.00%;配偶阳性者64例,其中配偶双方均HIV阳性且至少有一方通过异性性接触传播的病例有62例。配偶阳性病例在异性性传播中所占比例,2007年为11.11%、2008年为33.33%、2009年为22.58%、2010年为44.0O%、2011年为56.76%、2012年为34.62%(P〈0.05)。结论新平县艾滋病疫情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家庭内传播HIV已经成为近年异性性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新平县16年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采集新平县1997-2012年艾滋病病例资料,对基本情况、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新平县1997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止2012年年底累计报告200例,其中男性1 14例,女86例,男∶女=1.3∶1;年龄以青壮年为主,(17 ~29)岁35.5%,(30 ~39)岁35.0%;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44.5%;异性性途径感染157例,占78.5%,1997-2012年,占当年报告总数的构成由1997-2002年0.0%、2002年33.3%,上升到2010年的100.0%,2011年72.5%,2012年83.9%;2010-2012年,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及孕产期检查各13例,共占24.2%.结论 新平县艾滋病流行以异性传播HIV为主,家庭内传播成为艾滋病疫情新的增长点,强化感染者管理应成为今后防治艾滋病重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