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超声新技术之一,超声弹性成像可无创简便地评估组织弹性及硬度。肾脏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伴随肾脏实质硬度的改变。采用不同弹性成像方式可定量或半定量评价肾脏弹性及硬度的变化。本文对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用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甲状腺恶性肿瘤合并颈部静脉瘤栓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合并颈部静脉瘤栓5例患者超声表现及特征。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低分化甲状腺癌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甲状腺肌源性低度恶性肉瘤1例。超声显示甲状腺肿瘤经甲状腺引流静脉蔓延3例、甲状腺肿瘤直接侵犯颈内静脉1例、转移淋巴结侵犯颈内静脉1例。结论 甲状腺恶性肿瘤并颈部静脉瘤栓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较具特征性,可作为此类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CEUS和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AngioPLUS)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83例PTC的CEUS表现及AngioPLUS表现,根据CEUS病灶内部强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低增强组、等增强组及高增强组,比较3组间病灶峰值强度(PI)、病灶与邻近甲状腺组织峰值强度差值(ΔPI)的差异,评价PI、ΔPI与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CEUS病灶内部强化程度、PI和ΔPI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Δ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5,P<0.001),其中低增强组ΔPI小于等增强组(Z=-6.45,P<0.001)和高增强组(Z=-3.99,P<0.001),等增强组ΔPI小于高增强组(Z=-3.73,P<0.001)。3组间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97,P<0.001),其中低增强组PI小于等增强组及高增强组(P均<0.001),而等增强组PI与高增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PI(rs=0.650,P<0.001)、ΔPI(rs=0.798,P<0.001)与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呈正相关。CEUS显示病灶内部强化程度(rs=0.768,P<0.001)、PI(rs=0.442,P<0.001)、ΔPI(rs=0.647,P<0.001)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呈正相关。结论 PTC病灶内部CEUS强化程度与AngioPLUS显示的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呈正相关,通过AngioPLUS显示的PTC病灶内部微细血流分布特征可间接评价其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局限型Castleman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32例.结果 透明血管型23例,表现为类圆形、低回声肿块,血供丰富,其中2个病灶合并钙化,3例测及类似淋巴门样结构.浆细胞型5例,混合型4例,表现为类似透明血管型或类似正常淋巴结.结论 当超声检查时发现类圆形、血供丰富的低回声肿块时应考虑到局限性Castleman病的可能.肿物内测及钙化或类似淋巴门样结构是相对特异的超声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70年代诊断用超声检查问世之初,在腹部主要用于检查肝、胆、胰、脾、肾等实质性脏器的检查。胃肠道属于空腔器官,内部常充满气体和残渣。由于超声具有遇到气体时会产生全反射的物理特性,使得超声检查在胃肠道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胃肠疾病的超声诊断是广大超声科医生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肾脏淋巴瘤(RL)临床病理学及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RL的临床、病理学及超声表现。结果31例RL中,2例为原发性、29例为继发性,临床主要症状为腰痛(22/31)。RL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25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L超声表现包括肾内肿物型(13例)、肾弥漫浸润型(5例)、肾盂型(2例)、肾周型(2例)及腹膜后浸润型(9例),均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9例腹膜后浸润型RL中,7例可见“血管漂浮征”。结论RL超声表现多样;超声发现肾内较大占位病灶呈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伴肾外病灶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或出现“血管漂浮征”时,应考虑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BRAF基因突变在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外侵犯中的价值。方法入组119例患者共129个PTC病灶,25个存在被膜外侵犯(A组),104个无被膜外侵犯(B组)。记录传统超声(US)及CEUS模式下PTC与被膜接触范围、是否出现被膜中断现象及患者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计算上述特征单独及联合诊断PTC被膜外侵犯的效能。结果A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US及CEUS被膜接触范围及被膜中断率均高于B组(P均<0.05)。US及CEUS均以接触范围≥25%为界值诊断被膜外侵犯准确率最高。各超声特征单独及联合BRAF基因突变用于诊断时,CEUS准确率均高于US,CEUS联合BRAF准确率88.37%(114/129)。结论PTC被膜外侵犯特征包括BRAF基因突变阳性、US及CEUS显示结节与被膜接触≥25%及被膜中断。CEUS联合BRAF基因突变对于术前诊断PTC被膜外侵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外侵犯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入组119名患者共129个PTC病灶,其中25个经术后病理证实存在甲状腺被膜外侵犯。记录传统超声(US)及CEUS模式下PTC与被膜接触范围、是否出现被膜中断现象,以及患者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计算上述特征单独及联合诊断PTC被膜外侵犯的效能。 结果:被膜外侵犯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US及CEUS被膜接触范围及被膜中断率均显著高于无侵犯组(P<0.05)。接触范围中,US及CEUS均以?25%为界值诊断被膜外侵犯准确度最高。在各超声特征单独及联合BRAF基因突变用于诊断时,CEUS准确度均高于US,CEUS联合BRAF准确度88.38%。 结论:PTC被膜外侵犯临床、超声特征包括:BRAF基因突变阳性、US及CEUS显示结节与被膜接触?25%及被膜中断。CEUS诊断准确度高于US。CEUS联合BRAF基因突变在术前诊断PTC被膜外侵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动脉滤器对活体猪颈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7只中华小型猪,在猪右侧颈动脉内置入滤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置入滤器前后分别测量颈动脉血流频谱并进行分析。结果动脉滤器置入前后颈动脉频谱形态相似,RI、PI升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34,0.425),平均血流速度降低40.3%(P=0.034)。1例滤器置入后远端血流频谱呈静脉样,造影可见血管完全阻塞,取出的动脉滤器内可见大量血栓。结论动脉滤器置入可引起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量化评价由滤器引起的颈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是目前监测实验动脉血流参数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