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太祥  陈满军  洪文娟  洪志鹏 《重庆医学》2015,(35):4936-4939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和紫杉醇分别与奥沙利铂联合用于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治疗的86例原发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培美曲塞联合组)46例,接受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紫杉醇联合组)40例。用Kaplan‐Merie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各影响因素与预后关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比较。结果培美曲塞联合组与紫杉醇联合组间中位总生存期(OS)(χ2=0.648,P=0.4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χ2=0.758,P=0.3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34.8%,紫杉醇联合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9,P=0.019);Ⅲ度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12.2%,紫杉醇联合组为3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8,P=0.007);Ⅲ度以上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13.0%,紫杉醇联合组为3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神经毒性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28.2%,紫杉醇联合组为6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52,P=0.001);Ⅲ度以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47.8%,紫杉醇联合组为5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3,P=0.370)。预后因素Cox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危险系数(HR)=0.089,95%CI:0.041~0.191]、治疗前的体力状况(PS)评分(HR=0.207,95%CI:0.090~0.479)是影响NSCLC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用于NSCLC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与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OS、PFS相似。而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较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药物的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 )的研究已从静态转移到模拟人体血液剪切力的动态上来。目前研究成果表明,剪切力把信号传递到VEC内引起细胞的反应,对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血管重建有重要意义。血液剪切力发生变化时,VEC会做出一系列应答,从而可能引发一些心血管疾病[1]。因此,通过对剪切力影响下VEC的形态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可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生物工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提供新的思路[2,3]。本文就剪切力和VEC的作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我院5年制临床专业及全科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实验组实施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比对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总体对教学模式较为满意.结论 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好,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