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以评估术后血栓、炎症和胆固醇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于阜外医院接受急诊PCI并且基线资料完整的AMI患者,按术后D-二聚体、hs-CRP和LDL-C水平的四分位界值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三者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刻画上述标志物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的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结果 共纳入3 614例患者,年龄(59.2±12.0)岁,男性2 845例(78.7%),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 161例(87.5%)。随访时间为652(414,1 880)d。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MI患者PCI术后D-二聚体和hs-CRP水平与全因死亡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D-二聚体<220 μg/L患者比较,≥580 μg/L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HR=2.03,95%CI 1.22~3.38,P=0.0...  相似文献   
2.
潜能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 CHIP)是一种由年龄相关体细胞突变所致、致病潜能未定的造血干细胞扩增。新近研究显示,CHIP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HIP相关突变(如DNMT3A、TET2、JAK2等)可激活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如NLRP3、AIM2炎症小体等),诱发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抗炎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流行病学、分子机制和临床意义3个方面,探讨CHIP与衰老、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导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6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阜外医院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OCT指导的PPCI患者275例(OCT指导组)。收集全部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冠状动脉造影和OCT特征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从单纯CAG指导的PPCI患者数据库中1∶1回顾性顺序匹配275例患者(CAG指导组),对比两种策略对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的影响。结果OCT指导组中,OCT评估发现斑块脱垂151例(54.9%),支架贴壁不良113例(41.1%),支架近和/或远端夹层38例(13.8%),其中3例(1.1%)同时发生支架近端和远端夹层,38例远端夹层患者中,需行补救性置入支架2例。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OCT指导组与CAG指导组比较,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和出血终点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82)。结论与单纯CAG指导相比,OCT指导的PPCI并不能降低6个月的临床终点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服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期间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对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于阜外医院行急诊PCI存活出院且接受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治疗的STEMI患者,分为替格瑞...  相似文献   
5.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标准治疗以血运重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和降脂治疗为核心,没有充分考虑冠状动脉罪犯斑块病理类型、斑块下微结构和全身生物学风险等因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标准治疗后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精准治疗策略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研究表明,体循环标志物可以帮助判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并提高传统预后模型的准确性,有望成为识别斑块类型及实现早期风险分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