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源化抗体构建过程中假链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人源化抗体构建过程中,采用方便、快捷的分子克隆手段。消除SP2/0内源性畸形轻链转录本以获得正确的轻链cDNA。方法在mRNA抽提时,不用常规的TRIZOL法抽提总RNA,而采用经腹腔培养。生长状态良好的杂交瘤细胞。用QIAGEN公司Oligotex Direct mRNA Purification Kit,将polyA^+的mRNA富集。可有效减少畸变转录本的含量,提高功能型mRNA的丰度。利用polyA^+RNA。采用RT-PCR,我们成功地克隆到了轻链可变区序列,序列分析证实读码框完全正确,属于轻链可变区基因。结果NCBI数据库BLAST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lg可变区特征,具有正确的CDR和FR功能区及VJ连接区。结论采用polyA^+ mRNA富集技术,成功克隆获得阻断型抗人CD154 mAb(4F1)单克隆抗体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成功地消除了SP2/0内源性畸形转录本对免疫球蛋白功能性轻链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功能性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方法:以转人OX40的转基因细胞L929-OX40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以L929-OX40转基因细胞及PHA活化的T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经免疫荧光标记分析对杂交瘤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的克隆化培养;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及竞争抑制结合试验分析了该单抗的亚类及抗原识别位点;采用MTT法分析单抗在体外对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以及ELISA分析活化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获得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7E11),该单抗能特异性地识别人OX40分子和介导有效的共刺激信号,体外促进活化的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结论:成功研制成一株能分泌功能性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该抗体特异性地识别人OX40分子并具有在体外协同刺激T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制功能性鼠抗人2IgB7-H3单克隆抗体。以人2IgB7-H3基因转染细胞L929/2IgB7-H3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利用B淋巴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株SP2/0融合,L929/2IgB7-H3细胞为抗原筛选阳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克隆化培养;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Ig亚类;利用竞争抑制性实验分析该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采用MTT法分析该单抗在体外阻断DC对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结果:获得了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2IgB7-H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7D7),该单抗可特异识别L929/2IgB7-H3分子和介导有效的共刺激信号。该单抗的成功获得和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鉴定,为进一步研究B7-H3两个异构体在DC细胞及肿瘤细胞上的作用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s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肺癌患者81例,男55例,女26例,年龄34 ~ 87岁,平均(65±6)岁.所有肺癌患者均为初诊且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确诊;同时选择88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上述人员血清中sPD-L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L1平均水平为1.6(0.7~7.8) μg/L,明显高于健康人的0.9(0.4~3.7) μg/L(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sPD-L1的高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及转移程度密切相关(x2=5.636,P<0.05;x2=4.601,P<0.05).治疗后达客观缓解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sPD-L1的含量分别为2.7(1.6~7.0) μg/L和1.1(0.8~1.7) μg/L(P<0.01);病情进展的患者治疗后sPD-L1含量为1.9(1.3~8.5) μg/L,比治疗前的1.4(0.8~2.2) μg/L明显升高(P<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和B细胞亚群也呈异常改变,其中CD8+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进一步行双标检测发现T细胞亚群中CD4+ PD-1+及CD8+PD-1+百分率均增高(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PD-L1的表达异常增高,且与肺癌的分期、转移和疗效有关,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成为重要的抗肿瘤靶点或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HIV融合抑制剂是否能对SAILS起作用。方法:搜寻HIVsp41融合抑制剂,用DOCK软件分析其与SAILS蛋白的S2结构域HRl三聚体晶体结构的亲和力。结果:预测了23个小分子。ADS-J1、ADS-J2、XTYFormazan等几个小分子得分较高,提示与S2结构域有亲和力。结论:发现抗HIV的融合抑制剂有可能对SARS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制特异性识别人PD-L2(B7-DC,CD273)的鼠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PD-L2分子的表达特性进行初步分析。以高表达人PD-L2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PD-L2作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以L929/PD-L2作为抗体筛选细胞,L929/mock为对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反复筛选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出分泌特异性鼠抗人PD-L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竞争结合抑制实验对单抗进行生物学特性的分析,继而利用该单抗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D-L2在肿瘤细胞株和免疫细胞上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通过多次融合和反复筛选,成功获得一株特异性鼠抗人PD-L2(B7-DC)的杂交瘤,该杂交瘤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识别人PD-L2分子。继而利用上述研制获得的单克隆抗体8F2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PD-L2上调性表达在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上。提示,成功地获得一株特异性鼠抗人PD-L2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表达谱进行初步分析,证明其识别抗原表位不同于商品化抗体,是一株新型鼠抗人PD-L2单抗,这为进一步研究PD-1/PD-L2信号通路在免疫应答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CHO/BTLA-Fc基因转染细胞株,使之能稳定分泌BTLA-Fc融合蛋白,采用PCR法从本单位构建的pEGZ-Term/B7-H1-Fc重组质粒中扩增人IgG1(Fc)恒定区,Xho I、BamH I双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连接为重组质粒pIRES2-EGFP-Fc,同时PCR法从pEGZ-Term/BTLA重组质粒中获得人BTLA胞外段基因片段,用Nhe I、Xho I双酶切插入上述pIRES2-EGFP-Fc构建重组载体pIRES2-EGFP/BTLA-Fc。脂质体法以该重组载体转染鼠CHO细胞,G418筛选并亚克隆化。Protein G亲和层析柱对上清中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作定性分析。CCK-8检测BTLA-Fc融合蛋白对抗人CD3单抗激发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转染CHO细胞培养上清中表达的BTLA-Fc融合蛋白能与L929/HVEM细胞有效结合,纯化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有清晰的目的条带,而且BTLA-Fc融合蛋白对T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免疫原,并探讨该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法从经PHA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克隆出人BTLA编码区全长基因,经EcoR I和BamHI双酶切后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中构建成重组载体pEGZ-Term/BTLA。用脂质体法以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并用Zeocin抗生素进行长期筛选;流式细胞术分析BTLA在基因转染细胞膜上的表达;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探讨基因转染细胞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BTLA基因转染的293T细胞膜上能稳定地高表达人BTLA蛋白。BTLA基因转染的293T细胞和T细胞体外共培养显示,与未转染的293T细胞相比,该基因转染的细胞能部分地抑制抗人CD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的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析揭示,该基因转染的细胞能够下调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25的表达并降低IFN-γ和IL-10的分泌。结论:获得稳定高表达人BTLA基因转染的细胞株。该细胞株在体外对抗人CD3 mAb刺激的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具有部分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人CD40人-鼠嵌合抗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实现抗人CD40的人-鼠嵌合抗体(ch-5C11)在的CHO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pIRES/hu5C11嵌合抗体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采用RT-PCR对CHO细胞进行基因水平鉴定,以流式细胞术(FCM)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上清中ch-5C11人免疫球蛋白Fc段和κ链成分进行检测,利用Protein G亲和层析和Lowry法进行纯化和定量,MTT实验检测表达ch-5C11对Daudi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结果:获得稳定分泌目的蛋白的CHO稳定株,RT-PCR结果表明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在CHO稳定株中,FCM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稳定株上清中含有抗人CD40抗体,且含人免疫球蛋白Fc段和κ链;Lowry法定量ch-5C11浓度为0.535mg/L,并经SDS-PAGE蛋白电泳鉴定纯度良好;ch-5C11能抑制Daudi细胞增殖。结论:获得了持续分泌ch-5C11的CHO稳定株,功能学研究显示ch-5C11能抑制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0.
从PHA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抽提总RNA,经RT-PCR扩增出CTLA-4的全长基因,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CTLA-4,经PCR及电泳鉴定后感染包装细胞293T。收集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用Zeocin选择培养。经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进行筛选,获取稳定表达CTLA-4分子的细胞株CTLA-4/L929。将CTLA-4/L929经丝裂霉素处理后与体外细胞因子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共同孵育。分别于24、48及72h,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树突状细胞B7-1和B7-2分子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CTLA-4的PCR产物长约700 bp,与人CTLA-4基因的长度一致。经Zeocin选择及多次亚克隆化培养,CTLA-4基因转染细胞CTLA-4/L929稳定表达膜型CTLA-4分子。以其为刺激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共同培养后,可明显下调树突状细胞B7-1的表达,但对B7-2的表达没有影响。本研究获得的CTLA-4基因转染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CTLA-4及其配基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与机制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