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以膝关节疼痛、肿胀、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病变.本病为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膝关节疼痛、肿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迄今尚无有效措施能够逆转骨质增生或抑制病变进展.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笔者系统整理相关文献,总结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针灸、推拿4种.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策略、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27例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78.9±8.5岁(70~93岁)。均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对侧隐窝进行减压及椎间孔成形治疗,术后第2天复查腰椎CT评估椎间孔成形及侧隐窝减压的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五个时间点的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采用改良Mac Nab评价疗效。结果:本组中2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无法耐受疼痛转为开放手术,另1例有心肌缺血表现放弃手术。手术时间50~110min,平均75±28min。术后第2天复查CT显示椎间孔扩大明显,侧隐窝减压充分。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16个月(12~44个月),腿痛VAS评分术前为8.52±1.11,术后1个月为1.80±0.63,术后3个月为1.33±0.89,术后6个月为1.05±0.69,术后12个月为0.71±0.50;ODI术前为59.43±10.04,术后1个月为29.42±10.33,术后3个月为20.13±8.18,术后6个月为13.98±6.16,术后12个月为9.86±5.03。术后四个时间点随访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改善(P0.01)。改良Mac Nab疗效为优18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1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感觉麻木,予以保守治疗,术后2周时恢复,无永久性神经损伤、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术在确保良好侧隐窝减压的同时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创伤,且能够在局麻下进行,对患者的全身影响小,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法医学实践中,常遇到肢解尸体、高度腐败以及白化骨尸体,在灾难事故中常多人罹难,尸体外表严重毁坏,这些均对个人识别和性别鉴定造成一定难度[1].牙科证据因其个体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而备受重视,根据颅骨的性别形态差异判定性别是法医学实践中的常用方法;在一些带有下颌骨的头颅案例中利用下颌骨的形态也能辅助鉴定性别;对一些保留有牙齿的头颅骨,可以充分利用牙齿的形态及牙齿组织的DNA 来进行性别判定,尤其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判定性别的准确率也在逐渐提高.本文拟对颅颌面部组织在性别鉴定方面的运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术联合物理因子治疗急性腰扭伤(ALS)的临床效果。方法:ALS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均给予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加用肌内效贴扎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腰椎活动度(Schober)评分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d后,2组VAS及RM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Schob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术能有效的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缓解疼痛,且较单纯物理因子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背景:羟基磷灰石降解缓慢、脆性大,而丝素蛋白机械强度差,将两者复合,可能克服单个材料的缺点。目的:测试不同规格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ilk fibroin/hydroxyapatite,SF/HA)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体内降解速率,为进一步的成骨实验提供依据。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的体内及体外实验,于2006-09/2007-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4种规格SF/HA—1、SF/HA-2、SF/HA-3、SF/HA-4及普通羟基磷灰石,各材料的差别主要是丝素蛋白与羟基磷灰石组成比、致孔剂量及添加剂量不同。方法:测定4种SF/HA复合材料和羟基磷灰石在0.5,2,6,12及24h不同时间点的吸水率。将4种SF/HA复合材料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进行体内降解观察,以羟基磷灰石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各材料的吸水率;大体及组织学检查观察材料植入SD大鼠背部后不同时间点的降解情况。结果:各材料吸水率趋势为SF/HA-3和SF/HA-4〉SF/HA-2及SF/HA-1〉羟基磷灰石;同一材料吸水率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羟基磷灰石、SF/HA-1及SF/HA-2降解十分缓慢或基本不能降解:SF/HA-3于20-24周降解完毕;SF/HA-4于12~16周降解完毕;各种材料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变性坏死等。结论:丝素蛋白能改善羟基磷灰石的理化性能,并可调控SF/HA的降解速率,SF/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骨修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高粘度骨水泥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分析术前和术后VAS评分、ODI评分,病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Cobb角)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VAS评分术前(7.92±1.31)分、术后5天(2.23±0.58)分;ODI评分术前(40.28±3.32)分,术后5天(18.53±2.74)分;椎体平均高度术前(14.64±3.44) mm,术后5天(19.78±5.37) mm;Cobb角术前(24.52±4.24)°,术后5天(13.76±6.74)°。术后5天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例中有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渗漏率为7.81%,但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症状,无不适主诉。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求各种肥料与南板蓝根产量及靛玉红含量之间的量化关系,最终筛选出种植南板蓝的最佳肥料.方法 通过田间种植,取施用了不同肥料种类的南板蓝根的干燥地下根部药材,称其干物质重,粉碎,提取,用HPLC法测定其靛玉红含量,从而针对不同肥料种类对南板蓝根靛玉红含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应用Microsoft Excel统计进行方差分析比较.结果 各肥料组与对照组的产量及靛玉红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从产量及靛玉红含量看,其含量大小顺序均为农家肥>化肥>生物肥>空白对照.肥料种类以南板蓝根靛玉红含量最高者为准,同时综合考虑其产量,故南板蓝根规范化种植中,肥料应首选农家肥.结论 不同肥料种类对南板蓝产量及靛玉红含量影响差异较大,在南板蓝根种植中应注意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肥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护理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103)和观察组(n=99),对照组实施教师课堂示范、护生课上练习为主的传统实践教学;观察组应用"优慕课"教学工具进行混合式教学。结果教学后,观察组护生实践成绩、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90.0%以上的观察组护生认可此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能力。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穿山龙对哮喘大鼠肺内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穿山龙组及穿山龙+醋酸泼尼松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分组给药7天,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Eos数量及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os浸润情况并计算病理炎症程度积分。结果:穿山龙各治疗组大鼠BALF及肺组织中Eos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穿山龙各治疗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病理炎症程度积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穿山龙能减少哮喘大鼠气道内Eos的浸润,能够明显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