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手术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谱  欧琨 《天津医药》1994,22(1):56-57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因右上腹胀痛一月,症状逐渐加重,食欲减退,消瘦乏力,伴全身皮肤黄染,稀便呈陶土色,小便黄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部平坦,上腹部轻度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脏剑下5cm,肋下2cm,可触及胆囊,脾未触及。化验:血常规正常,尿三胆阳性;黄疸指数52单位,SGPT正常。B超示肝内胆  相似文献   
3.
磷是机体重要的无机物之一 ,参与生命物质的组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调节。磷的失衡轻则影响疾病的转归 ,重则危及病人的生命。但在外科临床工作中 ,血清磷代谢失衡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有关腹部外科入院病人低磷血症的调查甚少 ,为此我们自 2 0 0 2年 1月起对因腹部外科疾病入院治疗的1 0 7例病人进行了血清磷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自 2 0 0 2年 1月起连续调查 1 0 7例腹部外科新入院患者 ,男 65例 ,女 42例 ;年龄 1 9~ 85岁 ,平均年龄 5 5 .1岁。包括胃癌 2 1例 ,胆石症 2 1例 ,胆管癌1 0例 ,胰腺癌 9例 ,肠梗阻 5例 …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3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pH)和25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参数。发现pH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球压积均低于正常人。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肝功能Ⅰ级病人>Ⅱ级>Ⅲ级。近期出血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和血沉方程K值明显低于无出血组和既往出血组。结果表明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全血粘度明显低于正常,且随肝功能受损程度而降低,当病人有近期出血时下降更为明显。临床上监测血液流变学多数,对判断pH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出血情况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4岁.因全身皮肤及巩膜进行性黄染15 d,腹痛4d于2010年4月22日入院.患儿4月7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呈进行性加重,伴有小便颜色加深呈浓茶色及全身皮肤瘙痒,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患儿症状无明显缓解.4月18日患儿出现腹部隐痛,伴有腹胀、厌油、恶心、呕吐,为求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收入我科.入院体格检查:患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腹部稍膨隆,腹软,右季肋区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右肋缘下约3 cm可触及肝脏,表面光滑,右季肋区可同时扪及肿大胆囊,张力高,余腹未扪及明显包块.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且逐渐年轻化,这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难题。长期以来,糖尿病难以治愈。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早已形成共识。其治疗仅维持在改善糖尿病症状,却难以治愈。口服降糖药物、皮下注射胰岛素除增加生活负担外,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也始终困扰着患者。近年,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逐渐引起医生、患者的重视,手术方式多样,主要有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腹腔镜下胆胰转流术、腹腔镜下胆胰转流术+十二指肠转位术等。术式各有优缺点,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肠外营养组(TPN组)、肠内营养组(TEN组),分别给予普通静脉输液、全肠外营养及全肠内营养8d。术前、术后第1、3、6、9天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TPN组术后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TNE组术后第1天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但自术后第3天起即开始上升,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3、6、9天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TPN组(P<0.05),而CD8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TPN(P<0.05),术后第9天时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纠正胃癌手术后病人的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状态,促进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腹腔化疗是近年来根据腹腔解剖学特点所设计的一种新的恶性肿瘤选择性区域化疗技术,目前正在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笔者就基本理论和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腔T管是我们设计的一种新型胆道引流管,具有多种功能。近年来我们应用该管对11例胆道手术后病人行全肠内营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方法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接受肠内、肠外营养及普通输液治疗,测定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5、7、9d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含量变化,观察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以及其他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N组术后第3、5、7、9天的CRP、IL-6、TNF-α血清水平较PN组和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PN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N组SIRS持续时问(3.26±1.27)d明显短于PN组的(5.314-1.47)d和对照组的(5.69±1.58)d(P〈0.05);EN组MODS发病率为9.52%,明显低于PN组(23.81%)和对照组(27.78%)(P〈0.05);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0%,明显低于PN组(38.1%)和对照组(55.6%)(P〈0.05),而PN组又低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性并发症方面,EN组明显低于PN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地减轻SIRS,降低MODS发病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