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皮素(ET)、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发病24h内的33例AP患者,其中重症AP14例(SAP组)和轻症AP19例(MAP组),另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G组),分别测定ET、TF、D-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SAP组ET、TF和D.D水平[(129.95±35.97)ng/L、(98.40±57.33)ng/L、(885.50±360.64)μg/L]与MAP组[(56.91±15.81)ng/L、(7.63±5.81)ng/L、(275.97±173.71)μg/L]及CG组[(13.59±4.89)ng/L、(4.25±2.35).g/L、(180.10±80.54)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F、D-D在MAP组与C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T在MAP组与CG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P患者中,ET与TF呈正相关(r=0.617,P〈0.01),ET与D-D呈正相关(r=0.619,P〈0.01),TF与D-D亦呈正相关(r=0.635,P〈0.01)。结论ET、TF和D-D对AP病情严重程度有早期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心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患者由于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压降低、静息心输出量增加,常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致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受损,在休息时可无心功能不全表现,但在生理、病理、药理、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此种现象称为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近年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CCM的发病机制、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行ERCP+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60例患者资料和围手术期观察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ERCP+EPBD后治疗肝外胆管结石60例,ERC成功率达100%,一次治愈52例(87%),行二次取石治愈8例(13%)。60例均行鼻胆管引流术,术后发生轻症ERCP术后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7例,无出血、穿孔发生。结论 ERCP+EPBD术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关系到手术成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血清胃蛋白原Ⅰ/胃蛋白原Ⅱ比值(PGR)、幽门螺旋杆菌(Hp)IgG抗体、胃泌素-17(G-17)表达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146例早期胃癌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术后12个月采用电话或上门形式随访预后,统计一般资料、血清PGR、Hp IgG抗体、G-17表达及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得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各指标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相关性,采用Cox向前逐步回归法分析胃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术后12个月随访,复发率为28.78%(40/139)。复发组PGR低于未复发组,Hp IgG抗体阳性率、G-17水平及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得分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2)复发组低风险患者PGR高于中风险、高风险患者,且中风险患者PGR高于高风险患者(P<0.05);复发组低风险患者G-17及Hp IgG抗体阳性率均低于中风险、高风险患者,且中风险患者G-17及Hp IgG抗体阳性率均低于高风险患者(P<0.05);(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GR与新型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Rockall危险性评分判断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行急诊硬化术(EIS)后短期(6个月)内再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在首次发生EVB且行急诊EIS的肝硬化患者中,获取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其下的面积评价Rockall危险性评分和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判断EVB患者行急诊EIS后6个月内再出血风险的价值,并获取Rockall危险性评分及CTP评分判断患者再出血风险的最佳临界值。结果随访6个月内发生再出血患者共17例。Rockall危险性评分和CTP评分判断患者EIS后6个月内再出血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684,但无显著性差异。Rockall危险性评分和CTP评分判断6个月内再出血风险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和8。结论Rockall危险性评分在判断行急诊EIS的肝硬化EVB患者短期再出血风险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但并不明显优于CTP评分。术前Rockall危险性评分对EIS病例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发病24 h内的33例AP患者,其中重症AP 14例(SAP组)和轻症AP19例(MAP组),另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G组),分别测定ET、TF、D-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SAP组ET、TF和D-D水平[(129.95±35.97)ng/L、(98.40±57.33)ng/L、(885.50±360.64)μg/L]与MAP组[(56.91±15.81)ng/L、(7.63±5.81)ng/L、(275.97±173.71)μg/L]及CG组[(13.59±4.89)ng/L、(4.254±2.35)ng/L、(180.10±80.54)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F、D-D在MAP组与C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T在MAP组与CG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P患者中,ET与TF呈正相关(r=0.617,P<0.01),ET与D-D呈正相关(r=0.619,P<0.01),TF与D-D亦呈正相关(r=0.635,P<0.01).结论 ET、TF和D-D对AP病情严重程度有早期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Rockall危险性评分在判断行急诊内镜硬化治疗(EIS)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短期(6个月)、中期(2年)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在首次发生EVB且行急诊EIS的肝硬化患者中,获取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 的6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下的面积评价Rockall危险性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判断行急诊EIS后患者生存预后的准确性.获取Rockall危险性评分及CTV评分判断患者生存预后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随访6个月死亡7例,随访2年死亡16例.在随访6个月和2年中,生存和死亡患者CTP评分及Rockall危险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kall危险性评分判断患者6个月和2年生存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788,均大于同一时间段CTP评分的面积(0.813、0.69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kall危险性评分和CTP评分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分和9分.结论 Rockall危险性评分在判断行急诊EIS的肝硬化EVB患者短期、中期预后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但并不明显优于CTP评分.术前Rockall危险性评分对EIS病例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校正QT间期时间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4-01/2005-12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的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校正QT间期时间(QTc)与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的相关性.应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下的面积评价QTc、CTP评分判断患者6、12、24 mo死亡风险的准确性.获取QTc及CTP评分判断患者预后死亡风险的最佳临界值.结果:肝硬化患者QTc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时间延长,且和CTP积分正相关(r=0.406,P=0.001);肝硬化组中,QTc异常者和正常者预后有统计学差异(χ2=6.976,P=0.008);QTc在判断患者6、12和24 mo预后方面,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860、0.749,且均大于CTP评分的面积,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QTc和CTP评分判断患者6、12、24 mo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是0.440、0.440、0.430 s和9、9、7分.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着心电图的改变,QTc可评价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能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前脑利钠肽(proBNP)对肝硬化心肌病的判断价值。方法对38例肝硬化患者(LC组)和20名健康体检者(CG组),用ELISA法测定血浆proBNP水平,并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proBNP水平及心电图改变(QTc、QTd、QTcd和Pd)的差异;对肝硬化患者,分析心电图改变与CTP积分、MELD评分、proBNP的关系。结果Lc组proBNP水平为(228.0±83.4)fmol/ml,显著高于CG组(127.4±21.1)fmol/ml。LC组QTc、QTd、QTcd、Pd分别为(446.9±28.0)ms1/2、(36.4±6.6)ms、(40.6±9.0)ms1/2、(22.8±4.8)ms,均显著长于CG组(417.2±21.5)ms1/2、(29.6±4.9)ms、(31.1±4.9)ms1/2、(19.0±4.1)ms,且与CTP、MELD、proBN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心肌受损,血浆proBNP可较好地反映肝硬化心肌病病情。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由于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压降低、静息心输出量增加,常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致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受损,在休息时可无心功能不全表现,但在生理、病理、药理、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此种现象称为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近年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OCM的发病机制、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