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ALT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硬度值(LSM)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及各分中心经肝穿刺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初治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常规、生化、HBV DNA、AFP、LSM、腹部超声和肝穿刺资料。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不同ALT水平的LSM分布特征。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和偏相关。结果共入组104例患者,根据ALT水平分成3组[≤2倍正常值上限(ULN)、2~5 ULN和≥5 ULN],3组在性别构成比、BMI、HBeAg状态、HBV DNA水平、Alb水平、PLT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的LSM中位值分别为15.4、18.8及29.9 k Pa,LSM随着ALT升高而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校正年龄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LSM与ALT仍呈正相关(r=0.220,95%可信区间:0.101~0.468,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LSM随着ALT升高而升高,患者年龄在不同ALT水平组间有差异,而校正年龄因素后,LSM与ALT之间仍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处于不同的免疫状态和疾病进程, 既往推荐的抗病毒策略二者有所区别。近年来专家学者逐渐重视乙型肝炎患者疾病潜在进展风险, 抗病毒指征逐渐放宽, 治疗目标开始追求临床治愈。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渐趋一致。其中, HBeAg阴性患者可结合HBsAg定量等指标, 进一步筛选临床治愈优势人群, 以制定下一步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基线指标中可预测肝脏相关终点事件(liver related events,LRE)的危险因素。方法在前瞻性随访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队列中,根据是否发生LRE将患者分为发生LRE组和未发生LRE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并分析基线指标中可预测LRE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106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随访3年,发生终点事件者18例(17.0%)。发生LRE组的基线血小板水平低于未发生LRE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见HBV DNA均显著下降。抗病毒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水平均增加,但未发生LRE组增加程度高于已发生LRE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基线血小板水平是预测LR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基线血小板水平是预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脏相关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