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低温保存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活性,为临床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方便有效的保存方法。方法:常规方法动员外周造血干细胞,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将采集好的干细胞加入肝素钠1250U后,放置4℃冰箱保存48~72h,预处理结束24h后回输。结果:全部病例获造血重建,MNC、CD34 细胞回收率分别为95.7%、91.4%,与保存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冰箱保存外周造血干细胞48~72h的方法是安全、可靠的,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国添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83-4585
目的:为了持续提高我室临床尿干化学分析检测能力。方法:对2003-2008年连续六年我室参加全国和广西尿液分析室间质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我室连续六年13次(61批)尿干化学分析室间质评成绩均合格且稳定,检测能力评价8次得满分,占61.5%;5次得90分,占38.5%。但少数项目仍存在检测偏差,2003年至2005年主要是尿胆原偏差,其他年度偶然有尿糖、尿比重测定偏差。结论:虽然尿液分析室间质评取得合格成绩,但做好临床尿液分析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在细节上还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3.
从医院等级标准的设立,到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再到<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实施以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考核评价标准的执行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出台之后,检验科管理已有章可循.然而,如何让管理见效益,让管理和效益步入良性循环,一直是管理者时常考虑的问题.就此问题结合我院检验科一些实际情况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4.
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Fucosidase,EC 3·2·51)近年来初步应用于临床化学及临床诊断.国内外学者认为血清AFU是原发性肝癌(PHC)的一个新标志物,对PHC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我科于1995年8月开始,采用国产AFU试剂盒检测各类病人血清AFU及AFP活力,以期提高对PHC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状况及耐药性。方法3985例手足口病患儿,取咽拭子进行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以及β一内酰胺酶检测。结果检出流感嗜血杆菌347株,分离率为8.7%。药敏试验显示,347株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率〉60%,头孢噻肟、利福平、氧氟沙星耐药率〈10%。β-内酰胺酶阳率为47.6%,β一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25株。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低,但耐药率高,近半数菌株可产B.内酰胺酶,B.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占一定比例,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建立临检专业组管理的工作模式.方法 首先建立临检专业组程序文件作为质量保证标准和科学管理工作的依据.组长在管理和技术上,日常执行的事项包括履行组内质量和安全管理、明确制定临检组各室岗位职责、建立与落实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复检规则、临检组技能培训与能力评估、锻炼提升专业组长素质及培养专业组学风等.结果 实施管理后,临检专业组各岗位工作有序进行、质量平稳提高、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组长管理工作比较有条理.结论 临检专业组的管理模式能较好适应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实际,对其他专业组有一定借鉴价值,值得在区市级医院检验科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恶性淋巴瘤患者在常规化疗后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巩固治疗方法的初期疗效。方法 5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按完全随机设计的原则,按入院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移植组。对照组26例采用CHOP、COMP、VDLP、ABVD等常规化疗方案化疗6个疗程。移植组26例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方案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HD-CTX)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处理方案采用CBV(环磷酰胺、环己亚硝脲、足叶乙甙)。结果 26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快速重建。移植后ANC>0.5×109/L、Plt>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 d、13 d,移植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0.77%和34.62%;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61.54%,移植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间6~76个月。移植组和对照组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83.33%(15/18)和37.50%(6/16),5年EFS分别为58.33%(7/12)和23.08%(3/13),移植组3年、5年EFS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分别为19.23%和46.15%,移植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恶性淋巴瘤患者缓解后的巩固治疗比单纯化疗有更好的疗效,复发率较单纯化疗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仪的性能。方法从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FDP线性范围共四个方面对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系统性能进行验证。结果精密度最大CV为6.55%;准确度最大偏倚为XXXX%;携带污染率最大值为-1.06%;FDP线性范围为0.954~5.967 g/L,相关系数为r为0.9992。结论 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具有较高精密度和准确度,携带污染率低,FDP线性范围宽,结果稳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近年来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嗅鞘细胞等有关的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良恶性疾病的治疗。这些尖端技术的实验部分,有着较特殊的专业技术要求,如细胞制备、培养、保存,生长状态/细胞CD标志检测等。在国内,这些原本在研究室完成的工作在不属于科研部门的医院里就由检验科担负着,  相似文献   
10.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的疗效。方法用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8例,恶性淋巴瘤12例,乳腺癌2例,鼻咽癌1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白血病患者化疗缓解后,给予5~9个疗程的化疗巩固治疗,再给予化疗加G-CSF动员;乳腺癌、鼻咽癌均用NP加G-CSF动员;恶性淋巴瘤预处理方案为CBV,急性白血病预处理方案为MAC,乳腺癌、鼻咽癌的预处理方案为CCE,多发性骨髓瘤采用MC。结果25例患者除1例鼻咽癌患者为部分缓解外,2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PLT〉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9-12)d、13(12-14)d,随访时间3-41个月,1例鼻咽癌患者移植后6个月病情进展,2例白血病分别在移植后3个月及6个月复发,放弃治疗。1例淋巴瘤于移植后3个月复发,复发后经局部放疗再次获缓解,至今无复发倾向;21例至今无病生存,无移植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A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实体瘤、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APBSCT后对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实体瘤患者应定期进行序贯化疗和免疫治疗,以提高其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