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迟发性感染性骨不连患者 12例 ,其中男性 8例、女性 4例 ,年龄 18— 40岁 ,平均 2 9岁 ;左股骨 3例、右股骨2例、左胫骨 3例、右胫骨 2例、右肱骨 2例 ;1次手术史 6例、2次手术史 4例、3次手术史 2例 ;钢板内固定 9例、带锁髓内钉固定 3例。所有患者全身状况良好。 6例有时自觉骨折端困痛 ;4例有时自觉骨折端困痛且局部皮温稍高于对侧 ;其余 2例无明显不适。所有患者患肢均无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症状出现距上次治疗时间 3— 8个月不等。X线片检查 12例均表现为骨不连 ,其中 8例合并骨折端骨质疏松 ,轻度骨膜反应 …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0.75%盐酸罗哌卡因1.2mL,Ⅱ组采用0.75%盐酸布比卡因1.2mL,均以脑脊液稀释后蛛网膜下腔给药,术中麻醉效果不佳时硬膜外腔追加1.5%利多卡因5—10m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T12阻滞维持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最大Bromage评分小,Bromage 1分的维持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4.
自2001~2003年,作者采用经股骨头凹加压植骨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20例,经过8个月~3年随访,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加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否改善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意义。方法:自1998年12月至2005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49例,男12例,女37例;年龄49~68岁,平均58.5岁。Meyerding分型:Ⅰ度32例,Ⅱ度17例。其中21例采用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A组),28例加用CDHORIZONM8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B组)。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无统计学差异。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90个月,平均58个月。参照Yuan等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腰腿痛程度(VAS评分)、脊柱活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结果:随访时腰痛VAS评分:A组(41.9±7.5)分,B组(32.8±6.2)分;腿痛VAS评分:A组(33.9±7.3)分,B组(30.8±6.2)分。脊柱活动功能:A组改善15例,加重或无变化6例;B组改善25例,加重或无变化3例。神经功能:A组改善15例,加重或无变化6例;B组改善26例,加重或无变化2例。在改善腰痛、脊柱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方面,B组优于A组(P0.05)。在腿痛改善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比较,加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改善患者的腰痛症状和临床功能;减压作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在改善患者腿痛方面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62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自1999年1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62例,现就其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平面(TFP)阻滞在髂嵴前部取骨移植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行髂嵴前部取骨移植术患者59例,男32例,女27例,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TFP阻滞联合全麻组(T组,n=30)和常规全麻组(G组,n=29)。T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TFP阻滞,G组不进行TFP阻滞。记录麻醉诱导前1 min、手术开始后1、10、30、60 min和手术结束时的HR、MAP和呼出气七氟醚浓度(CETSev)、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4、8、12、24、48 h髂骨供区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曲马多补救镇痛用量、补救镇痛和患者对髂骨供区镇痛的满意情况。
结果 与G组比较,手术开始后1、10、30 min T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手术开始后1 min至手术结束时T组CETSev明显降低(P<0.05);T组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T组术后4、8、12 h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曲马多补救镇痛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对髂骨供区镇痛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TFP阻滞用于髂嵴前部取骨移植术麻醉和镇痛效果较好,有利于减少围术期麻醉镇痛药用量,血流动力学平稳,恢复快速,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3月~2009年6月,我科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38.6岁(24岁~58岁)。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不带血管蒂骨移植技术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成为股骨头“保头”治疗的一种常用术式。自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我们采用在股骨头凹处开窗,彻底清理病灶,植入髂骨松质骨颗粒治疗青壮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21例(24侧),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