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又称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复杂多支病变和危重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1〕。自200009~12我们为6例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男5例,女1例。年龄38~73岁,平均56.7岁。术前均有心绞痛发作史,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心肌梗塞4例,高血压3例。有吸烟史4例,无糖尿病史,例曾行冠状动脉经皮扩张术(PTCA)并在左前降支放置内支架。心功能Ⅱ级2例,心功能Ⅲ级3例,心功能Ⅳ级1例。支血管病变1例,4支血管病变5例。术前左室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同步成像(TSI)对糖尿病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心肌病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者30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GEVivid7在TSI模式下测量12个心肌节段收缩期达峰值速度时间(time to peak systolic velocity,Ts)、计算12个心肌节段Ts的标准差(Ts—SD),仪器自动计算TSI指数,并以彩色牛眼图显示出来。结果DCM组除中间段(Masept)外,其他11个节段心肌Ts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和P≤0.001);DCM组Ts—SD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SI指数除septpost-delay外,其余指标DCM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肌收缩延迟程度与年龄及左房大小均呈正相关(P≤0.001),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DCM患者早期即出现心肌收缩不同步,以轻度延迟为主,晚期患者的中重度延迟较早期患者增多,TSI技术可对其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3.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矫治婴幼儿先心病3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矫治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4月~ 3岁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35例 ,采用常温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中进行心内直视修补手术。结果 :全组无 1例早期死亡 , °房室传导阻滞 2例 ,无低心排、肺动脉高压危象、呼吸衰竭需气管切开病例 ,痊愈出院 35例。结论 :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修补手术中采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方法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建立山羊心肌缺血预适应(IPC)实验模型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2只雄性山羊,麻醉、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后均由右侧开胸,升主动脉插主动脉供血管,上下腔静脉插腔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CPB),阻断升主动脉(ACC)5 min,开放恢复灌注5 min, 共行3轮IPC实验,随后ACC 60 min,心脏停搏,后开放升主动脉心脏再灌注90 min。CPB前及再灌注后30、60、90 min监测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结果12只山羊中9只顺利脱离CPB机, 停机后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一只麻醉时死亡,一只心脏复跳后反复出现室颤,经多次除颤无效死亡:一只术后出现急性肺水肿死亡。平均转机时间126±14 min,平均预充胶体(6%贺斯代血浆或血)量650±150 ml,平均追加胶体量165±50 ml。再灌注后与CPB前比较,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正确的实验方法可模拟临床顺利完成山羊的IPC实验,把握好几个关键的技术,可有效的提高山羊IPC实验模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构建特异性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siRN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为探索RNA干扰(RNM)分子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VEGF基因核苷酸序列,按照Keynolds设计原则,针对VEGF的序列及二级结构选择靶序列,设计双链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再转化为能表达其小发卡结构RNA(Small hairpin RNAs,shRNA)的DNA序列,并与pRNAi-H1质粒定向连接,构建受控于人RNA聚合酶Ⅲ启动子Hl的真核表达载体pRNAi-H1VEGF siR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K和DNA测序进行鉴定。结果构建针对人VEGF的RNM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K和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结论针对人VEGF的RNM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体外循环(CPB)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IPC组。后两组山羊均阻断升主动脉(ACC)60 min,再恢复血流灌注90 min;IPC组在ACC前先行3轮IPC(ACC 5 min,恢复血流灌注5 min)。应用原位末端探针标记(TUNEL)染色法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V/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结果恢复血流灌注90 min后TUNEL染色法检测结果:sham组未见阳性染色细胞,I/R组见较多量阳性染色细胞,IPC组阳性染色细胞数目相对较少;IPC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为(0.957±0.541)%,明显低于I/R组的(2.532±0.650)%(P< 0.01)。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结果:恢复血流灌注90 min时,sham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0和(1.476±0.552)%,IPC组分别为(0.972±0.365)%和(3.312±0.513)%,I/R组分别为(3.512±0.426)%和(7.534±0.594)%;I/R组和IPC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显著高于sham组(P值均< 0.05),IPC组均显著低于I/R组(P值均<0.05)。结论IPC可减少再灌注性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发挥良好的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心内手术方式。2000-08~2001-04,我科对1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本组共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62岁,平均48岁。胸部X线示心胸比率为0.65~0.85,心功能Ⅲ~Ⅳ级,射血分数45%~70%,平均50%。2例窦性心律,10例心房纤颤。11例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均瓣叶增厚、僵硬、不同程度钙化,另1例为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 18只山羊随机分为单纯体外循环组(CPB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加特异性NF- 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组(PDTC组)。建立山羊CPB模型,心脏行缺血60 min, 恢复血流再灌注90 min,PDTC组在心肌缺血前应用PDTC(100 mg/kg)。于心肌再灌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数据及测定局部心功能,并应用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同时采用 EMS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能引起典型心肌缺血损伤的组织学改变,IR组NF-κB在缺血心肌组织中大量激活,心肌组织中NF-κB的活性水平显著高于CPB组(P <0.05);而PDTC组再灌注60 min、90 min后,NF-κB的核转录活性明显减弱,显著低于IR组(P <0.05);原位末端标记表明,IR和PDTC组中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1.2%±0.4%和6.35%± 0.2%,心肌损伤显著减轻(P<0.05)。结论核转录因子-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PDTC通过抑制NF-κB的核转录活性,从而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重组凝血因子Ⅶa (rFⅦa)应用于体外循环(CPB)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早期恢复的疗效.方法:22例心脏瓣膜病行CPB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rFⅦa组及安慰剂组,rFⅦa组于术中注射鱼精蛋白后应用rFⅦa,安慰剂组应用安慰剂.rFⅦa组于术前、术中肝素化后、注射鱼精蛋白前、注射鱼精蛋白后应用rFⅦa前以及应用rFⅦa后15 min、45 min、2 h、24 h、120 h共9个时间点分别采血查血常规及各项凝血指标.安慰剂组应用生理盐水代替rFⅦa,并在相同的时间点采血检测.观察每例患者术后的胸液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rFⅦa组患者术后均达到满意止血,无栓塞性并发症及术后早期死亡.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在应用rFⅦa后15 min为(14.1±3.0) s,45 min为(13.5±1.7) s,2 h后为(11.6±1.2) s,这3个时间点的PT与安慰剂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注射rFⅦa后15 min为1.05±0.26,45 min为0.93±0.16,2 h后为1.04±0.19,这3个时间点的PT与安慰剂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胸腔引流液量、异体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少,而总住院费用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rFⅦa能有效地改善CPB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凝血功能,减少异体输血需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