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与斜坡区、桥小脑角区、及颈静脉孔外侧区手术入路有关的骨性结构,探讨其定位解剖和临床意义。方法:20具干性成人头颅标本,移去颅盖骨,观察、测量颅后窝内外面有关骨性结构。结果:硬脑膜窦角(STP)点距内耳门距离左侧(32.99±2.72)mm、右侧(37.84±2.58)mm,距颈静脉孔距离左侧(35.27±3.25)mm、右侧(34.63±3.25)mm。颈静脉孔上方约5mm为内耳门,下方约20mm为舌下神经管内口,前方为斜坡区。内耳门、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三者近似在一条直线上。乳突尖距颈静脉孔距离左侧(22.62±1.90)mm、右侧(22.33±2.30)mm,距枕髁后外缘距离左侧(29.42±2.15)mm、右侧(29.08±2.29)mm,距枕大孔距离左侧(39.39±2.03)mm、右侧(38.47±1.96)mm。结论:STP点、颈静脉孔、内耳门是颅后窝内面重要骨性结构,乳突是颅后窝底外侧一个重要骨性标志结构;STP点、内耳门、颈静脉孔、乳突尖可作为颅后窝手术重要的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对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2例宽瘤颈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0例术前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19例术中栓塞满意,其中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天后死亡;1例术后3天并发右侧大脑后动脉梗塞,2天后死亡。15例患者术后6~8个月随访行DSA复查,瘤体栓塞完全,载瘤动脉通畅。结论: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动脉瘤具体形态联合运用多种栓塞技术可提高动脉瘤栓塞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4.
1982年6~7月,我们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121例。全部患者为男性农民和农村学生,年龄12~65岁,青少年占82.8%,均于同年4~5月有下疫水摸蚌史。62.8%的患者有尾蚴性皮炎。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头昏、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咳嗽、肝肿等。根据《血吸虫病防治手册》临床分型:重型23例(19%);中型44例(36.4%);轻型5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基底节区出血术后应用有创性颅内压(ICP)监测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52例,根据家属是否同意在术后行ICP监测,分为监测组(24例)及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甘露醇使用、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肾功能损害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病死率、再出血率、肾功能损害率、颅内感染率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及天数、肺部感染率、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重型、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良好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留置ICP探头,可随时了解颅内压波动,指导临床治疗,有助改善预后,是精准控制ICP及脑灌注压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时机分为两组,72h内行血管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的10例患者为早期组,72h后行血管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的10例患者为延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疗效及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早期组患者完全栓塞率为90.00%(9/10),明显高于延期组的40.00%(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与延期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早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延期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延期组;早期组患者术后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改善程度均优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血管介入栓塞术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预后情况的改善效果明显,且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少炎性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参考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应用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成为热点,作为移植供体细胞主要包括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脐带血干细胞、嗅鞘细胞、雪旺细胞等,动物研究发现细胞移植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能改善神经功能,有利神经组织的修复。本文就移植细胞的种类、移植途径、影响移植疗效的相关因素以及移植存在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放射等,手术方法有微血管减压术、射频热凝术、经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和外周神经切断或撕脱术等。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证、禁忌证。本文就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小型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用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8例病人共30个颅内小型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23个,需用支架辅助栓塞5个。并发脑积水者术后及时予侧脑室穿刺外引流2例,蛛网膜下腔积血较厚者术后予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5例。结果 30个小型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1例,支架诱发血管痉挛及梗塞1例。最终,死亡1例,放弃继续住院治疗2例,其余病例均达到1年至4年的随访,动脉瘤复发1例,其余均未复发。结论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小型动脉瘤效果良好,术后积极处理严重的蛛网膜下腔积血及脑积水,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光贵  陶翔玉 《安徽医学》2010,31(3):248-249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80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后辅以脱水降颅压等相关治疗。结果血肿清除满意,存活74例,根据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Ⅰ级35例,Ⅱ级26例,Ⅲ级10例,Ⅳ级3例。结论此术式操作相对简单、损伤小、进颅快、定位准确,清除血肿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