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重症化的预测和预后意义。 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4月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356例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其与COVID-19重症化、预后的关联。 结果356例患者入院时,普通型200例,重型118例,危重38型例。出院时,普通型190例,重型107例,危重型59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越长、D二聚体越高(D-dimer, DD)D-二聚体越高(D-dimer, D-dimer)、血小板计数越低,诊断为重型和危重型的概率越高(P<0.05)。年龄显著影响重症化(P<0.05,OR=1.054),年龄每增加1,重症化概率提升0.054倍。PT能显著影响重症化(P<0.05,OR=1.245),PT每提升1,重症化概率提升0.245倍。 结论高龄、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PT延长、D二聚体升高,是COVID-19患者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和预测、预后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联合临床特征、双能量CT影像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分析碘图定量参数对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双能量CT(DECT)检查≤3 cm的肺结节844例为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181例,恶性组673例,采用SPSS 23.0分析获取定性诊断的危险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估组间关系;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 结果844例有872个符合条件的肺结节,良性组182个肺结节、恶性组690个结节,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CT值、RECIST直径、碘浓度、碘比值、性别、吸烟史、结节数、密度、空洞征、含气支气管征在良恶性结节鉴别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碘浓度≥1.05 mg/ml(AUC=0.632,灵敏度=77.4%、特异度=45.1%)、碘比值≥13.9%(AUC=0.604,灵敏度=89.9%、特异度=29.1%)时肺结节倾向于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CIST直径、碘浓度、密度、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被纳入预测模型,ROC曲线提示AUC=0.808(Cut-off值=0.49,灵敏度=81.4%、特异度=67.6%),去除碘图定量参数后重新构建的预测模型ROC曲线(AUC=0.802,P=0.000,Cut-off值=0.481,灵敏度=79.4%、特异度=68.7%)。 结论年龄、CT值、RECIST直径、碘浓度、碘比值、性别、吸烟史、结节数、密度、空洞征、含气支气管征为肺结节定性诊断的危险预测因素,碘浓度≥1.05 mg/ml、碘比值≥13.9%时肺结节倾向于恶性;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诊断意义,碘浓度在整体模型中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