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近几年共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40例,其中死亡17例,痊愈23例。1.性别与年龄女22例,男18例,年龄在16~74岁,其中60岁以上8例。2.服药种类及剂量:敌敌畏中毒28例,乐果中毒6例,“1605”中毒4例,马拉硫磷中毒2例。服药量50ml 以下8例,50~250ml32例。3.服药后入院时间 30~60分钟入院2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及同型半胱氨酸( Hcy)对需呼吸机支持的脑梗死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脑梗死合并COPD病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B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分别前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检测所收集病例的CRP、Hcy,进行CRP、Hcy水平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CRP、Hcy比较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在治疗后CRP、Hcy均有明显下降,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前者CRP、Hcy明显下降,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合并COPD,CRP及Hcy水平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比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提示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眼底视网膜血管状态评估。分别按照动态脉压、IMT分组。结果24hAPP≥60 mmHg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增高、IMT明显高于对照、眼底改变较重(P<0.01);IMT增厚组动态PP增大(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PP增大与IMT增厚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微血管硬化进展的影响因素;动态PP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微血管硬化及未来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手术后早期阶段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1年1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2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27例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试验组患者67例,对照组患者60例,对试验组67例患者进行胃癌手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60例患者则接受胃癌术后的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均比手术前有所下降。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都要晚于试验组患者,并且对照组患者前白蛋白下降值以及血浆白蛋白下降值都要大于试验组患者。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要好于对患者进行完全的胃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初发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0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健康教育、康复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4周后干预组比较对照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提高。结论 PSD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尼莫地平片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智力测量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尼莫地平片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5岁,因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3小时,于1983年元月1日入院。以往未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素无过敏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9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各33例患者。为Ⅰ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为Ⅱ组患者使用托吡酯进行治疗,为Ⅲ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Ⅰ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7%,Ⅱ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8%,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8%,三者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9.4%,Ⅱ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9.1%,Ⅲ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24.2%,三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在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方面的临床疗效相似,但托吡酯引发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