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重度胸部损伤的诊断及救治方法,提高重度胸部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2000~2009年收治的182例重度胸部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治愈160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12.1%,死亡原因主要为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结论 重度胸部损伤(尤其是合并重度颅脑损伤、肝脾破裂大出血)临床特点为伤势严重、呼吸困难、循环紊乱、休克、低氧血症、意识障碍、病死率高.救治原则是尽快明确诊断,尽快恢复呼吸循环稳定,及早手术治疗,优先处理致命伤,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 C)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 93例AHF患者,测定入院时及入院治疗后48 h时血清Cys C.评估血Cys C水平对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时93例AHF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为(1.27±0.51)mg/L,入院治疗后48 h时血清Cys C升高≥0.3 mg/L有20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ys C升高≥0.3 mg/L是预测AKI的最佳切割点,曲线下面积为0.8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86.6%.结论 血清Cys C对诊断AHF患者早期AKI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是其唯一有效的方法。随着起搏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双腔起搏器(DDD)因其使心房和心室能顺序起搏,合乎心脏生理要求,受到了医生和患者欢迎。本研究分析我院行DDD植入15例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疗效和并发症,为临床进一步推广DD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医患纠纷在我国的一些医疗单位居高不下。进行医患沟通是临床上预防医患纠纷的重要方法。ICU科室是临床上的重点科室,同时也是医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因此,ICU医生应重视与患者的沟通。本次研究首先分析了ICU医生进行医患沟通的时机,然后对ICU医生进行医患沟通时应掌握的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病房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因素。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时间分为A组(≤7d组)18例、B组(8~14 d组)18例和C组(>14 d组)18例,后将三组人员中的不同插管前和插管后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C组年龄大于A组及B组,心率高于A组及B组,有脑梗死病史高于A组及B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低于A组及B组,插管后消化道出血、血压降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高于A组及B组,P均<0.05,而三组伴有与不伴有糖尿病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插管前和插管后相关因素,应引起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度胸部损伤的诊断及救治方法,提高重度胸部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2000~2009年收治的182例重度胸部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治愈160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12.1%,死亡原因主要为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结论 重度胸部损伤(尤其是合并重度颅脑损伤、肝脾破裂大出血)临床特点为伤势严重、呼吸困难、循环紊乱、休克、低氧血症、意识障碍、病死率高.救治原则是尽快明确诊断,尽快恢复呼吸循环稳定,及早手术治疗,优先处理致命伤,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陆朝强 《海南医学》2013,24(24):3685-3687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氧浓度(Fi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 h、12 h、24 h时pH逐渐升高,PaO2逐渐升高,PaCO2逐渐下降,FiO2下降,PaO2/FiO2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H值、PaO2、PaCO2、FiO2和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h、12 h、24 h时pH值分别为(7.22±0.05)、(7.29±0.07)和(7.37±0.07),均高于对照组;PaO2分别为(65.4±11.2)mmHg、(76.6±12.3)mmHg和(96.9±14.6)mmHg,均高于对照组;PaCO2分别为(41.3±10.4)mmHg、(33.1±11.2)mmHg和(18.4±8.5)mmHg,均低于对照组;FiO2分别为(0.73±0.12)%、(0.64±0.21)%和(0.56±0.14)%,均低于对照组;PaO2/FiO2分别为(112.3±32.4)mmHg、(198.1±41.1)mmHg和(287.4±49.5)mmHg,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应用于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可缓解呼吸肌疲劳,有效纠正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呼吸机在重度胸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对策,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总结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外科重度创伤80例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 抢救成功75例,死亡5例,病死患者中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病死,1例患者失血性休克病死,2例患者心脏破裂病死呼吸机使用24~736 h,平均(117.5±29.8)h,呼吸机使用前PO2 45~76 mmHg,平均(58.7±7.5)mmHg,PCO2 23~52 mmHg,平均(24.5±7.8)mmHg;呼吸机脱机时PO294~99 mmHg,平均(95.1±4.3)mmHg,PCO2 32~38 mmHg,平均(34.2±5.6)mmHg.结论 应用呼吸机治疗对重症胸部外伤患者的救治起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