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遗传易感性的遗传性背景。方法:采用PCR-SSP技术对病例组56例、正常对照组104例进行HLA-DRB等位基因分型。结果:HLA-DRB1*1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并与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即发病年龄越早,与DRB1*12的关联强度越大。HLA-DRB1*03也出现随发病年龄的提前,而显示出明显的关联趋势。结论:HLA-DRB*12是高血压病的相关基因,与该病的遗传易感性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山东脐血库保存4000人份脐血资料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山东脐血库保存的 4 0 0 0人份脐血的部分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每份脐血的平均有核细胞数超过 1.2× 10 9,每份脐血CD34+ 细胞总量平均为 3.9× 10 6,有 76 8人份脐血有核细胞数超过 1.5× 10 9,一般可满足体重 4 0kg以上的患者使用。对基因频率的分析表明 ,常见基因与中国其他地区的统计结果相近 ,有 4 0 %的患者可以在山东脐血库找到 1个位点不合的脐血  相似文献   
3.
HLA系统的研究,近年来迅速的发展,尤其在HLA系统与免疫机理、疾病敏感性,与病毒性疾病和肿瘤发病的相关性,组织器官移植及遗传控制、种属进化机制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已进入全面弄清HLA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现能,深入阐明其理化特性和生物学作用的重要时期。1980年国际组织相溶性抗原专题会议已确定HLA—A、B、C、D、DR五个位点共检出92个抗原特异性。我国上海地区白细胞分型协作组从1974年开始普查,已查出HLA—A、B、两位点抗原共11个,1980年上海中心血站  相似文献   
4.
HLA-DQA1等位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的分型,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用PCR-SSP技术对具有遗传家族史的高血压病患者52例及正常对照86例,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HLA-DQA1*0302在高血压组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9573对3.5531,P<0.001)。而HLA-DQA1*0103却表现为正常组的增高。结论HLA-DQA1*0302基因与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而HLA-DQA1*0103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呼和浩特地区居住的38名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和60名健康献血员进行了人体白细胞抗原与肝炎病的关联研究。发现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HLA-A_1及HLA-B_5抗原频率高于对照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HLA-B_8和HLA-Bw_(35)及HLA-Cw7抗原频率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呈显著相关关系,它们的相对危险度[RR]在3~9之间。本文的研究为肝炎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由于病毒性肝炎与人类白细胞的关联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在此方面的报导结果又各不相同,所以对此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HLA与布鲁氏菌病相关性问题,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 HLA 分布频率未见显著差异。说明遗传性因素在不同个体中对布病的易感性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7.
应用SCEs(SisterChiomatidExchanges)的方法,对35例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淋巴细胞染色体SCE频率及PHA淋巴细胞转化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SCE频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经分析,羊种布氏杆菌对人的DNA损伤作用和削弱DNA修复作用不明显;同时说明机体细胞反应失调与布氏杆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DRB1等位基因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对42例ITP患儿进行了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同时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检测了其中36例ITP患儿血清中的抗GPⅡb/Ⅲa和抗GPIb/Ⅰx自身抗体.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ITP患儿HLA-DRB1*17基因频率显著升高(P<0.05,RR=2.76,EF=0.1064),而HLA-DRB1*1202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0.025,RR=0.20,PF=0.7616);慢性难治性ITP患儿与非难治性患儿相比,HLA-DRB1*11基因频率显著升高(χ2=6.091,P<0.025),且具有DRB1*11的患儿主要(5/6)为女性年长患儿;抗GPⅡb/Ⅲa及抗GPIb/Ⅰx自身抗体的阳性率都与HLA-DRB1*02(15/16)基因显著相关(P分别为0.02和0.01),但难治性和非难治性ITP患儿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1).结论 DRB1*17可能与儿童ITP的易感性有关,而DRB1*1202则可能对儿童ITP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具有DRB1*11基因的患儿易发展为慢性难治性ITP;血小板自身抗体与抗原表位的反应可能受DRB1*02限制,但自身抗体阳性与否并不能提示ITP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3438例山东汉族脐血供者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山东汉族人群DRB1基因的分布特征,探讨中国广大地区甚至世界其它人种利用山东脐血供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应用PCR-SSP方法对山东地区3438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健康新生儿脐血进行了HLA-DRB1低分辨等位基因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在山东汉族人群中前5位高频率等位基因依次为DRB1*15(0.1817),*07(0.1369),*09(0.1221),*04(0.1084)和*12(0.1038),低频率的等位基因是DRB1*0302/0303(0.0003),*10(0.0151),*16(0.0262)和*01(0.0322)。通过山东汉族人群与相关文献中其它人种和不同地域的汉族人群的比较分析显示:没有任何1个DRB1等位基因是某一人种或民族所特有的,但DRB1基因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有其各自独特的人群分布特征,并且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人群中亦有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特征。结论:北方人在山东脐血库中最容易寻找到DR等位基因相合的异基因脐血供者。中国南方人和日本人在山东也完全可能寻找到DR等位基因相合的异基因脐血供者,其机率较北方人稍低。白种人甚至非裔美国人均有可能在山东脐血库中寻找到DR位点低分辨等位基因相匹配的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10.
HLA-DRB1等位基因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LA)DRB1等位基因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用PCR-SSO法对42例ITP患儿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同时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检测其中36例ITP患儿血清中的抗GPⅡb/Ⅲa和GPⅠb/Ⅸ自身抗体。结果:(1)与健康对照相比,ITP患儿HLA-DRB1*17基因型显著升高(P<0.05,RR=2.76,EF=0.1064),而HLA-DRB1*1202基因型显著降低(P<0.025,RR=0.20,PF=0.7616)。(2)慢性难治性ITP患儿与非难治性患儿相比,HLA-DRB1*11基因型显著升高(P<0.025),且具有DRB1*11的患儿主要(5/6)为女性年长患儿;(3)抗GPⅡb/Ⅲa及抗GPⅠb/Ⅸ自身抗体的阳性率都与HLA-DRB1*02(15/16)基因型显著相关(P分别为0.02和0.01),但难治性和非难治性ITP患儿间抗体阳性差异无显著性(P>0.1)。结论:(1)DRB1*17可能与儿童ITP的易感性有关,而DRB1*1202则可能对儿童ITP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2)具有DRB1*11基因型的患儿易发展为慢性难治性ITP;(3)血小板自身抗体与抗原表位的反应可能受DRB1*02限制,但自身抗体阳性与否并不能预示ITP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