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7篇
预防医学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SAT:由成都兽药厂生产;EDTA:由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布病室制备;CFT:抗原、溶血素、冻干补体均由成都兽医药品厂生产。 2.血清来源:试验羊共分6组,分组和免疫接种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养狗数量较多,开展犬种布鲁氏菌病的调查对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人民身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于1979~1988年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1981年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绵羊种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资料。检测18个地区县种羊场的1878只中国美利奴种公羊,绵羊种布鲁氏菌病血检阳性率21.2%,临床检查附睾炎12.5%。不孕母羊的感染率高于周岁公羊及其它绵羊群,约有20%的母羊不孕是由于Br.ovis感染所致。母羊及其羔羊血检双阳性率为3.7%,母羊阳性其羔羊阴性者是12.27%。种公羊病变部位多以单侧附睾炎和睾丸附睾尾粘连间隙消失为主,病变随绵羊的年龄而增多,尤其是4岁以上的种公羊。精液检查pH在6.6以上者多带菌,且炎症细胞和畸型精子较多。在绵羊种布鲁氏菌病高发疫区从94名变态反应阳性者中发现绵羊种布鲁氏菌病血检阳性9人,其中3人有附睾尾部豆状小结节。他们是兽医或常年与传染源密切接触者。R型和S型布鲁氏菌病的调查结果表明二者呈明显负相关。病原菌常规生化鉴定看到大多培养物无需CO_2可生长,不同地区的分离物在凝集原性,硫磺、碱性复红,尿素酶活性上有明显差异,提示存在不同生物型的可能性。病原回归试验看到了和自然发病一样的病理学变化和Br.ovis对绵羊生殖系的高亲和性。血清学诊断方法研究表明新疆地方菌株有着良好的抗原性,在9种试验中GDT,CFT和SAT诊断方法可靠,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可重复性,易于在基层推广应用。用地方菌株制备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犬种布鲁氏菌抗原调查犬种布鲁氏菌病时,发现在牛群中有R-RBPT,R-SAT阳性反应牛,且效价最高达1:640卄,并从1头牛的脾脏中首次分离出B. Canis菌。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强毒感染和菌苗免疫绵羊的鉴别诊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用多种诊断方法进行绵羊布鲁氏菌病人工强毒(544A和羊Ⅱ)感染和菌苗(M_5和Rev-1)免疫鉴别诊断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ELIS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圆盘电泳)及查抗原的“BA-免疫斑点”试验,基本能将感染和免疫的绵羊区分开来,而其它标准试管凝集反应、微量补体结合反应、L-半胱氨酸凝集试验、离子交换法等对鉴别强毒感染和菌苗免疫只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或区别不开。  相似文献   
6.
新疆动物布鲁氏菌病防制工作开始于1954年,到1993年,有31个市县和13个团场畜间布鲁氏菌病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17个市县人畜间布鲁氏菌病达到控制指标。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控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 一、疫情动态、主要技术措施和成效 1.历史追溯:1954~1959年,在1县3村的9群羊中,检疫绵、山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10.73%,1956~1964年,对20多个县100多万头(只)牛、羊、猪调查,平均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7.
<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及焉耆盆地地理条件复杂。具有发展生产及繁衍各种野生动物。媒介昆虫及微生物的条件。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人口与日骤增,并向盆地深处延伸,因此,对该地区人兽共患疫病的调查及防治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为此我们从 1979年开始收集资料,组织人力开展对该区域各种动物所传播的疾病(包括携带病原微生物)和人群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6~1987年在新疆温泉、乌苏两县分离出犬种布鲁氏菌2株,在9县17个团场进行了犬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用犬种抗原试管凝集反应检查狗1807只,阳性率为9.68%。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活菌苗的接种对新疆布鲁氏菌(型)分布的影响任德坤,金根源,卿燕,王伟导,徐振舟,阎守敦,史丕裕为有效地开展人、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应从病原学角度去了解引起本地区危害的主要菌种(型)的数量、分布及规律,以确定本地区的疫区性质优势布鲁氏菌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