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弓形虫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产生的保护性效果。方法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BAILB/c小鼠,以gp42乳酸球菌组和生理盐水组为对照,4周内免疫7次,免疫结束后,分别收集各组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抗体IgG和抗体亚类IgG1和IgG2a水平,同时用100个弓形虫RH株速殖子攻击各实验小鼠。结果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小鼠组检测到了相应的抗体,抗体亚类IgG2a的生成量稍高于IgG1,两对照组均检测不到明显的相应抗体;攻击后,口服疫苗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多于对照组4d。结论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刺激小鼠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诱导产生了偏向Th1型的免疫反应,且在小鼠体内发挥了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rhIL—13在毕氏酵母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甲醇营养型毕氏酵母蛋白质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重组人白介素-13(rhIL-13),便于进一步研究开发。方法 根据酵母对密码子的偏爱性设计并人工合成了人IL-13编码基因片段,经T4DNA连接酶、PCR技术连接形成IL-13cDNA全长序列;将其托入pPICZαA质粒中,构建成pPICZαA-IL-13表达载体。该载体经SacI线形化后以电转化法导入GS115酵母菌株中,经YPD平板Zeocine抗性筛选获得IL-3表达阳性菌株;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发酵上清中IL-13的抗原性和表达量,B9-11细胞株分析其生理学活性。结果 15%—SDS-PAGE显示重组人IL-13分子量约13kd,Western-blotting证实为人IL-13,ELISA测定在摇瓶培养上清表达量达15ug/ml,其生物学活性同标准品一样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刺激B9-11细胞株增殖的作用。结论 成功获得IL-13人工基因和稳定分泌蛋白的基因工程菌株。该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达到标准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及纯化弓形虫GRA6抗原,为制作弓形虫感染基因工程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将重组pGEX-GRA6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Codon Plus(DE3)-RP菌株,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表达.超声破壁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的表达形式,并对表达产物以硫酸铵沉淀、Sephedax G50脱盐和GST亲和层析柱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纯化的重组抗原的免疫反应性.结果GRA6以融合蛋白(GST-GRA6)的形式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对表达产物可溶性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在上清液中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在上清液中表达的可溶性蛋白经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纯化蛋白能被弓形虫感染的人血清所识别.结论GRA6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重组抗原经纯化后能特异性地被弓形虫感染者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弓形虫P30乳酸球菌(L.1actis/P30)口服免疫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及NO的变化情况。方法 L.1actis/P30口服免疫BAI。B/c小鼠,以gp42乳酸球菌组和生理盐水组为对照,在第3周、第9周及第12周分别收集各实验组小鼠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IL-2含量;酶法测定N0浓度。结果L.1actis/P30i21服免疫鼠血清中IFN-γ,IL-2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血清中N0含量随着免疫时间延长与两对照组差异逐渐明显。结论 L.1actis/P30口服免疫能有效刺激小鼠细胞因子IFN7和IL2的产生及N0分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乳酸乳球菌表达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ROP1)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在乳酸乳球菌中表达ROP1抗原蛋白。方法 从质粒 psk -ROP1中以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出ROP1基因 ,置换构建好的大肠杆菌 -乳酸乳球菌穿梭表达质粒L2 -PsP30T中的P30基因 ,电转化感受态乳酸乳球菌 ,以Westernblotting鉴定ROP1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结果 表达产物中有一约 4 3kDa的蛋白带能被弓形虫病人血清识别。结论 ROP1在乳酸乳球菌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弓形虫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产生的保护性效果. 方法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BALB/c小鼠,以gp42乳酸球菌组和生理盐水组为对照,4周内免疫7次,免疫结束后,分别收集各组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抗体IgG和抗体亚类IgG1和IgG2a水平,同时用100个弓形虫RH株速殖子攻击各实验小鼠. 结果 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小鼠组检测到了相应的抗体,抗体亚类IgG2a的生成量稍高于IgG1,两对照组均检测不到明显的相应抗体;攻击后,口服疫苗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多于对照组4 d. 结论 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刺激小鼠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诱导产生了偏向Th1型的免疫反应,且在小鼠体内发挥了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毕氏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人可溶性Flt3配体(rhFL),并观察rhFL对恶性造血细胞增殖的作用;探讨地塞米松(DXM)对Flt3受体(Flt3R)表达及rhFL介导的恶性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FL基因片段,经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重组质粒pPICZα-FL,电转化毕氏酵母,筛选分泌rhFL的基因工程菌株,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恶性造血细胞表面Flt3R的表达,用MT  相似文献   
8.
对经疏水层析 (PhenylSepharoseCL 4L)和阴离子交换层析 (DEAE FastFlow)等部分纯化的样品 ,采用制备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一步将其分离纯化 ,获得了PG3 7碱性脂肪酶的 3种同工酶LipaseⅠ、LipaseⅡ和LipaseⅢ .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ephadexG 1 50凝胶色谱法分别测得同工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750 0和 2 90 0 0 .测定了LipaseⅠ的等电点为 5.4 ,动力学常数Km 和Vmax分别为 4 .54g/dL和 5.56μmol/ (min·μg) .  相似文献   
9.
复式PCR检测疟原虫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适合于疟疾流行区现场应用的复式 PCR检测系统。 [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处理样本 ,设计针对恶性疟原虫 (P.f) p BPK1- 14基因和间日疟原虫 (P.v)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基因 CO 合成引物 ,混合一次扩增检测P.f 和 P.v。[结果 ]P.f 及 P.v模板分别被扩增出一条 2 10 bp和 370 bp的片段 ,与食蟹猴疟原虫 (P.c)、鼠伯氏疟原虫(P.b)及正常人白细胞无交叉 ,且可检测不同地理株的 P.f 和 P.v,P.f 和 P.v的敏感度分别为 5 .5× 10 - 7和 1.5×10 - 6 ,检测 146份疟区发热病人 ,与镜检结果相比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P.f为 97.9%和 98.7% ,P.v为 10 0 %和 98.7%。[结论 ]该复式 PCR检测系统适应于现场疟疾流行病学监测 ,防治效果考核 ,疑似疟疾病人的诊断及虫种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甲醇营养型毕氏酵母蛋白质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重组人白介素-13(rhIL-13),便于进一步研究开发。方法 根据酵母对密码子的偏爱性设计并人工合成了人IL-13编码基因片段,经T4DNA连接酶、PCR技术连接形成IL-13cDNA全长序列;将其插入pPICZαA质粒中,构建成pPICZαA-IL-13表达载体;该载体经SacI线形化后以电转化法导入GS115酵母菌株中,经YPD平板Zeocine抗性筛选获得IL-13表达阳性菌株;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发酵上清中IL-13的抗原性和表达量,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