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肝癌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7例大肝癌病人,肿瘤平均直径10.6cm(6.8~15.5cm),采用间歇阻断入肝血流进行肝肿瘤切除,其中一期切除56例,二期切除31例,二期切除的病人术前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PVCE),肿瘤缩小后切除。[结果]87例肿瘤均顺利切除,肝门阻断时间平均15min,出血量平均840ml,4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术后1、3、5年生存率一期切除分别为71.7%、52.1%、46.7%,二期切除分别为72.4%、57.1%、42.9%。[结论]大肝癌经综合治疗后二期切除,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泛影葡胺胃肠造影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总结分析在我院经泛影葡胺治疗的3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其中泛影葡胺治疗成功21例,占67.74%(21/31),中转手术10例, 占32.26%(10/31)。结论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手术病人,能提供完全性肠梗阻的早期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
栓塞化疗合并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原发性肝癌(附1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永浩  方富义  莫钦国  梁安民 《广西医学》2005,27(12):1929-1931
目的探讨栓塞化疗合并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与经皮注射无水乙醇(PEI)序贯治疗112例肝癌患者(研究组),并与同期病例相似的70例肝癌(对照组)单纯采用TACE治疗的疗效相比较。结果首次治疗后AFP下降有效率(CR+PR):研究组为68.8%,对照组为30.0%;肿瘤体积缩小率(CR+PR):研究组为78.6%,对照组为34.3%。第2疗程川1P下降有效率(CR+PR):研究组为77.8%,对照组为28%;肿瘤体积缩小率(CR+PR):研究组为80.5%,对照组为45.0%。以上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ACE合并PEI治疗肝癌可以提高疗效,是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并发静脉血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调查了早期(A组,n=26)、转移性(B组,n=55),健康女性(C组,n=21)中高Hcy血症的患病率。研究于诊断时或治疗之前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总水平(tHcy)及红细胞中叶酸(RCF)的浓度。结果转移性乳腺癌女性tHcy水平呈显著性增高(P<0.01),而早期乳腺癌女性组与健康女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并发上肢静脉血栓性疾病患者与未并发上肢静脉血栓性疾病患者相比tHcy水平呈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晚期乳腺癌女性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与高Hcy血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1998—01~2006—01外科治疗60岁以上急性梗阻性大肠癌65例,就其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选择性断流术和联合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9年1月间53例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例(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此前59例行联合断流术病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断流术前两组间自由门静脉压力(FPP)无差异(P>0.05),断流术后研究组FPP为(25.2±3.9)cmH2O低于对照组的(31.7±4.6)cmH2O(P<0.05);研究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性脑病发生率、术后曲张静脉再发率及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断流术合理地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可减少门静脉系统血栓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皂黄药粥"在腹腔手术后防治腹腔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腹腔手术后服用皂黄药粥防治腹腔粘连100例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3年除1例再发肠梗阻手术治愈外其余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皂黄药粥是防治腹腔粘连的一种简易、有效的药膳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自制"黄白散"治疗消化道瘘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1985年8月至2011年6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自制"黄白散"治疗消化道瘘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消化道瘘治愈28例,1例因瘘口远端梗阻中转手术治疗,1例因低位瘘口过大,修复基础差(妇科癌症已把直肠周围组织清除完,吻合口周围无支撑组织,血运差)中转造口术。治愈率占93.3%,无死亡病例。结论 "黄白散"具有粘堵和促进生肌作用,治疗消化道瘘速效且治愈率高。远端有梗阻者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01~2013-03因肝细胞肝癌行肝切除术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组(研究组)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情况、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输血量等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肝截断面面积、切肝重量及术中术后输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07.15±49.27)min,短于对照组的(254.03±58.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各时点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在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研究组的A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第7天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是一种简便易行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肝切除术中的出血量和减轻术后残肝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SAP)分阶段静脉营养(PN)、肠内营养(EN)对免疫力的提高及降低感染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试验组)分阶段PN、EN、B组(对照组)完全PN,对观察其并发感染率及免疫力提高的指标。结果:发病1周后,A组CD3、CD4、CD8、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B组,A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也均明显高于B组。A组感染率低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阶段PN、EN对降低SAP并发感染率及提高免疫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