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显著高信号血管(HSV)征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明显不对称多发低信号血管(MLSV)征的相关性及两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2月经MRA或CTA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1段完全闭塞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来评估患者脑梗死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并根据出院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13分)和预后差(13~38分)两组。对FLAIR图像上HSV征和SWI上MLSV征的严重程度评分(取值范围分别为0~8分和0~12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个预后组之间性别、疾病史、HSV征分级(高:HSV评分≥7、中等:HSV评分5~6、低:HSV评分≤4)和MLSV分级(高:MLSV评分>4;低:MLSV评分≤4)的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年龄、入院NIHSS评分和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取值范围为0~10分)的差异。比较高、低MLSV分级组及高、低HSV分级组(分别为评分>4和≤4)之间性别、疾病史、年龄、入院NIHSS评分和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取值范围为0~10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出院NIHSS评分与入院NIHSS评分、DWI梗死灶体积评分、HSV和MLSV分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72例中,FLAIR序列上HSV严重程度评分与SWI序列上MLSV严重程度评分之间呈中度正相关(r=0.452,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越高则出院NIHSS评分越高(OR=1.493,P=0.001),相应预后越差;HSV严重程度分级越高(OR=0.513,P=0.010)或MLSV严重程度分级越高(OR=0.199,P=0.041),出院NIHSS评分越低,提示相应预后越好。明显不对称MLSV征与入院时NIHSS评分及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HSV分级高的患者有较低的入院NIHSS评分(P=0.022)和较低的入院DWI上梗死灶体积评分(P=0.042)。结论:对FLAIR序列上高信号血管征和SWI序列上不对称多发低信号血管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在评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52例。根据T2 FLAIR图像上血管高信号征是否存在分为有血管高信号征组和无血管高信号组。比较两组患者弥散序列(DWI)上梗死体积大小、入院时及治疗10天后NIHSS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基本临床资料。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中无远端HVS组35例(67%)和远端HVS组17例(33%)中,梗死体积大小分别为(89.74±28.82)和(73.15±26.37),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6(6~27)分及10(2~21)分,入院10天NIHSS评分分别为13(6-26)和8(0~19)分,无远端HVS组与远端HVS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明显狭窄、闭塞,HVS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9例(42%)、11例(73%),16例(89%)。HVS组中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27例,占HVS阳性组77%,血管高信号征阴性组中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5例,占HVS阴性组2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T2 FLAIR序列HVS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缺血性梗死重要的影像学征象。有远端HVS的患者急性梗死灶体积较小,NIHSS评分较低,临床预后较好。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越严重,HVS的出现率越高。大脑中动脉区HVS联合MRA有利于临床评估脑梗死的病变范围、血管病变的大致位置、血管的狭窄程度,可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MRI特征。方法对80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MRI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RI检查显示偏头痛组中有42例脑白质损害,表现为皮质下脑白质内等T1、长T2信号影,T2Flair高信号;对照组中有9例脑白质损害。偏头痛组脑白质损害的比例(52.5%)明显高于对照组(11.3%)(χ2=31.34,P0.01)。偏头痛组中有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比例(68.6%,24/35)明显高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40.0%,18/45)(χ2=15.58,P0.01)。结论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MRI表现与其它原因引起的脑白质病变类似。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且有先兆偏头痛者较无先兆偏头痛者更高。  相似文献   
4.
5.
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或随访证实的肾上腺损伤的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2例,14例均行CT常规扫描,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9例CT随访。结果单侧肾上腺损伤13例(右侧12例,左侧1例),双侧肾上腺损伤1例。其CT主要表现为肾上腺区类圆形或卵圆形血肿11例,肾上腺区弥漫出血3例,肾上腺周围脂肪内出血呈条束状或局限性密度增高10例,膈脚增粗2例,单纯肾上腺损伤1例,余均合并其他脏器损伤。CT复查表现为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降低,肾上腺形态逐渐恢复正常。结论CT检查能显示肾上腺损伤的多种病理改变,对肾上腺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图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位于盆部腹膜后,病例均为局限型,平扫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边缘清晰软组织肿块,与肌肉相比呈等密度,直径在3cm~7cm之间,增强扫描病变在动脉期和延迟扫描均持续高度强化,强化程度呈与邻近的腹主动脉或髂血管同步的特征。利用VR重建技术直观显示肿块,并可见增粗、迂曲的供血血管。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巨大淋巴细胞增生症。结论局限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CT增强扫描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MRA分型,并探讨椎动脉发育异常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MRA,并对照分析正常对照组MRA。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分六型,A型(椎动脉硬化型);B型(椎动脉受压型);C型(椎动脉迂曲型);D型(椎动脉发育异常型);E型(混合型);F型(椎动脉正常型)。该研究组共发现椎动脉纤细病例62例,占所有病例的47%(62/132)。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MRA表现以混合型为多,椎动脉发育异常是其发病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肺浸润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表现,提高对白血病肺部浸润的认识和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3例白血病患者的肺部白血病浸润的CT表现。结亲白血病患者发生肺部浸润的CT主要表现为:两肺小叶间隔线样或结节样增厚,外周支气管血管柬增粗;亦可表现为多发斑片状影、多发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或肺实变影;且常并发霉菌感染。这些表现的多样性、多形性与白血病细胞浸润肺的途径相一致,但不具特异性。结论白血病患者出现肺部症状时,应考虑肺部浸润的可能,行CT检查有助于肺浸润的诊断,但应与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是一种功能成像。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对选定的某一兴趣层面(一层或多层)进行动态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所用对比剂作为一种生理示踪剂,可准确反映局部微血管的功能状况,是从组织水平和微循环而获得组织的功能方面的信息。因而CT灌注不但能准确显示常规CT、MRI检查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同时还能揭示脑肿瘤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75例90耳CSOM病人行HRCT薄层扫描,将横断面图像、MPR图像(冠状位和矢状位)相结合,进行CSOM诊断分型,然后与临床诊断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MSCT诊断的CSOM为单纯型14耳,肉芽肿型40耳,胆脂瘤型36耳,临床及手术诊断结果的分型分别为12耳、44耳、34耳,MSCT与临床手术分型准确率分别为97.8%、95.6%、97.8%,3型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0.9%,100%.单纯型CSOM无骨质破坏;胆脂瘤型CSOM听骨链及中耳骨壁破坏较肉芽肿型范围广且程度重.轴位HRCT、MPR(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对CSOM诊断分型能力基本相同,但对中耳细微解剖结构及病变的优显率有一定差异.结论 MSCT多种图像相结合有助于对CSOM的诊断分型及解剖变异、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检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