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柔肝汤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纤维化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5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汤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在胁肋刺痛、脘腹胀满、纳食减少、神疲乏力、肝病面容、肝区扪痛等症状体征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两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总胆红素(TB)、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Ⅳ型胶原(Ⅳ-C)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但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柔肝汤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降低血清HA、LN、PCⅢ、C-Ⅳ肝纤维化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以肠愈宁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为对照组提供常规西药治疗,为观察组提供肠愈宁颗粒治疗,评估药物疗效及结肠镜结果.结果:对照组用药后治疗有效率为74.4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恢复有效率为69.77%,观察组恢复有效率为90.70%,观察组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愈宁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胃肠镜在诊断和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时无痛胃肠镜技术的优势,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使用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2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32例,对于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技术进行检查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胃肠镜技术,对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与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情况,并结合患者的治疗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咳嗽和躁动以及有无放弃检查或者治疗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检查中的DBP、SBP和HR指标均比检查前出现明显的升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与检查中的三项上述指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和常规胃肠镜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治疗确切的特点,患者的痛苦较小,且排斥心理减弱。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自拟润肠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和结肠动力学变化。方法:纳入慢传输型便秘患者9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采用润肠汤+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西沙必利治疗。采用主症积分半定量方法评定症状疗效,于口服标记物0、24、48、72h后行X-ray摄片观察结肠传输功能改善情况,随访1年了解复发情况。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及生存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显著降低,自身比较P=0.000;疗后组间比较t=8.654,P=0.000;研究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是36、7、4和2例,对照组分别是24、11、8和5例(Z=-2.175,P=0.030)。②测量前后标记物残留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629,P=0.000),不同干预方式的残留数量差异显著(F=116.248,P=0.000),研究组残留数量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残留数量的趋势变化不平行(F=25.110,P=0.000)。③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累积复发概率分别是31.8%和61.9%,Log-Rank检验χ2=5.275,P=0.022。结论:润肠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增强胃肠动力,减少复发,疗效优于单用胃肠动力药物西沙比利。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中医症状聚类及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型,探讨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关联性.方法:纳入4个中心285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肝纤维化分期,观察中医症状表现,采用指标聚类法对中医症状聚类降维,在适当位置截取,析出中医证型,采用简单对应分析中医证候分布与肝纤维化分级的关系.结果:44个中医症状聚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和肝肾两亏证5大证型: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分期密切相关(x2=33.998,P=0.005);维度1、维度2和维度3的惯量值分别是0.084、0.022和0.011,贡献率分别是70.6%、18.7%和9.2%(累计98.5%);肝郁脾虚证偏重于肝纤维化S0,湿热内蕴证偏重于S1,气滞血瘀证偏重于S2,气阴两虚证偏重于S3,肝肾两亏证偏重于S4.结论: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关联性,随肝纤维化分期由S0→S4的增加,中医证型也由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肝肾两亏证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