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痿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测定:附10例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亮  钱菁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76-3077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的实施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疗效和评价其实施质量。方法将2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1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降糖及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引入健康教育,根据患者需要进行全程、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好转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χ2=8.03,P〈0.01),且生活习惯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χ2=5.17,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最重要的基本知识,从而采取健康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并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每年癌症的发病人数约为2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140万,恶性肿瘤已成为人们致死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目前到医院确诊的肿瘤病人大部分属中、晚期病例。我院自1993~2002年共收治老年肿瘤患者128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职工血脂异常的发病情况,对不同人群血脂异常作出分析。方法对7025位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职工体检结果中血脂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人群中高脂血症检出率符合一般高脂血症发病特点。但有更多不良生活方式的工人与一般职员高脂血症检出率比较,工人44.42%明显高于一般职员患病率37.71%,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脂血症检出率与年龄、性别及职业有关,但不良生活习惯,卫生保健知识,健康意识欠缺亦为高脂血症的高危因素,故早期干预也应是高脂血症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夏桂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法,还立足阳虚瘀结病机,提倡通过心-肾-子宫轴调控经间期阴阳转化,经前期注重温肾助阳,临证中注重宁心、益气等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大肠癌早诊早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使大肠癌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大肠癌生存率,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卫生部专家组制定的《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采用病史问卷调查、大便隐血试验(FOBT)进行初筛,在此基础上,对初筛出来的高危人群用电子肠镜作进一步检查。[结果]2007、2008年分别对海昌街道、袁花镇进行了筛查,两地40~74岁应检对象为25792人,实际接受筛查了22486人,顺应率为87.18%,初筛出高危人群3484例,占筛查人数的15.49%;进行肠镜检查2656例,顺应率为76.23%;检出大肠病变525例,检出率19.77%;接受治疗392例,占应治疗数的78.71%,经病理切片证实,其中:大肠癌18例(4.59%)、高级别瘤变12例(3.06%)、腺瘤153例(39.03%)、非腺瘤性息肉209例(53.32%)。[结论]开展大肠癌早诊早治筛查,对降低大肠癌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医对阳萎的治疗一般多从肾论治。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相关甚密,因此试从肝论治。对10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效果显著。一、临床资料100例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22~35岁57例,36~50岁28例,51~66岁15例。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17年。  相似文献   
8.
血精,中医历代文献及各家医案记载较少。古人通常把本病视为“肾气劳伤”所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其实,本病的病因、病机与虚劳关系甚微。笔者曾治疗15例血精患者,其中12例无其它伴随症状,仅在同房后或遗精时才发现,表现为肉眼血精,精液中含血凝块或仅显微镜下有少量红细胞;有2例伴有会阴部胀痛,阴囊有下坠感等:1例由于肉眼看到血精而引起精神上恐惧导致阳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益肾化瘀方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聚集率(PAR)、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入组82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肾化瘀方,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血浆D-二聚体水平、PAR、RI的变化,孕4周和孕8周的血清β-HCG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PAR、RI、孕8周血清β-H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孕4周血清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继续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化瘀方联合西药能降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PAR、RI,改善胎盘血流灌注,从而提高再次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钱菁  赵海英 《江苏中医药》2012,44(12):11-12
夏桂成教授在诊治妇科疾病方面有着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倡导的“调周法”对诊治妇科器质性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对于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治疗,夏老认为肾阳不足,冲任通畅乏力,经血凝结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在原有的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更注重病因的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按月经周期中的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调周”治疗,更要重视经间排卵期的温肾助阳.具体治法如下:经前期补肾助阳,化瘀消癥;行经期温暖胞宫,活血化瘀;经后期滋阴养血,化瘀消癥;经间期补肾调气,活血消癥.并附验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