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般认为慢性肺心病系因胸肺及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障碍产生肺动脉高压,加重了右心室的负荷所致。但肺心病者肺动脉高压有时是可逆的,如微导管测压在缓解期进行,肺动脉压可能不高。(实际上微导管检查往往在缓解期进行)。而使诊断发生疑问。因而有必要寻找一安全可行的负荷试验,以更早地发现肺心病或缓解期的右心室负荷过重,作出正确诊断。本文试用抬腿增加回心血量和右心负荷,研究心电向量图的改变,现报导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制球囊导管经皮二尖瓣分离术410例经验和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7年6月至1993年6月采用自制球囊导管及其配套器械行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分离术(PBMC)410例,99.5%成功,108例随访38±l4月,70%心功能稳定于NYHAⅠ级,6例(5.5%)发生再狭窄,3例死亡。本文详细介绍了PBMC病例选择、方法学及操作技巧诸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3例诊断为二尖瓣狭窄行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分离术(PBM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43岁,心功能Ⅱ~Ⅲ级.碘过敏试验阳性.遂采用生理盐水扩张球囊.结果显示二尖瓣压差缩小、左房压下降、二尖瓣瓣口面积增加、左房内径缩小,心功能恢复为Ⅰ~Ⅱ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分离术(PBMC)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心导管介入性治疗技术。日本Inoue K(井上宽治)等1984年首次报告运用这项新技术治疗6例,5例获得成功。嗣后PBMC的研究进展迅速.国内陈传荣等于1986年报告PBMC治疗21例获得成功,李华泰、陈春光等亦相继报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中李华泰等于1987年研究采用国产材料自制改良式Inoue双腔单球囊导管获得成功,基本上解决了PBMC器械需进口的困难。器械设备 PBMC除需左、右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检查的设备外,尚需一些特殊器械,以单球囊导管Inoue法为例,主要有:①Brockenbough房间隔穿刺针;②7F穿越房间隔长套管;③房  相似文献   
5.
PtfV1与左心舒张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多元偏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38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球囊扩张前后左室舒张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发现 Ptfv_1分别与左房内径(LAD)高度负偏相关,与平均左房压(MLAP)及二尖瓣口面积(MVA)正偏相关(-0.9167.0.6551和0.8433,P 均<0.01)。标准偏回归系数显示诸参数对 Ptfv_1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LAD45%,MLAP24%和 MVA31%。风湿性心脏病 Ptfv_1异常的机制是左房收缩超负荷或左房内径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