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治疗食管结核并狭窄一例报告钟大志(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潘××,女性,28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消瘦一年。体检:清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肘关节伸侧可见蟹足肿样疲痕。血沉60mm/h。胸片心肺无异常。食管吞钡示食管中段有一长约1.5c...  相似文献   
2.
3.
1993年 4月至 1997年 4月本院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结扎术 (endoscopicvaricealligation ,EVL)加小剂量硬化剂注射与单纯EVL治疗静脉曲张进行对比研究 ,经 4 2个月观察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在入院后 2 4h完成第一次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根据 1979年日本门脉高压症研究会制定的标准判断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详见表 1。两组在年龄、性别、肝功能情况、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情况大致相同 ,具有可比性 (P>0 .0 5表 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过氧化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小鼠体内人类胃癌MGC803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类胃癌MGC803细胞小鼠肾囊膜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50 mg/kg的罗格列酮连续灌胃5 d作用于荷瘤小鼠后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50 mg/kg的罗格列酮能明显抑N4,鼠肾囊膜下移植瘤MGC803细胞增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达62.9%.结论 PPARγ配体罗格列酮能抑制小鼠体内肾囊膜下MGC803细胞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原发性肝癌601例。以男性为主,40岁至59岁发病率最高。70.75%AFP>400ug/L,71.37%γ—GT同功酶Ⅱ阳性,97.86%CEA阳性,66.31%ST升高。58.95%HBsAg阳性。影象学检查90%以上可发现肝占位。手术治疗可延长存活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善得定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将 6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善得定组32例,对照组(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2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善得定治疗72h后止血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85%,且善得定能够减少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而两组的平均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别。结论 善得定治疗老年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8.
为获取正常人胃液内表皮生长因子(EGF)的生理浓度,探讨EGF在胃、+二指肠良恶性疾病中可能产生的作用,初探EGF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间的相互关系,用放免方法测定了不同年龄组正常人、慢性胄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胃液内EGF的含量,并对部分活动性胃炎及活动期溃疡伴Hp感染的患者给予抗Hp及抗溃疡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EGF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年龄组间胃液内EGF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年龄关系不大;胃癌患者胃液内EGF含量明显增高,胃炎及溃疡病患者明显降低,提示EGF分泌低下可能与胃良性疾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EGF浓度与胃肿瘤发生也有一定关系。随着Hp清除,组织学胃炎改善,溃疡的意合,EGF含量恢复正常。提示Hp可能影响EGF的生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困难性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操作技巧。方法2005年1月~2010年3月,本院共行ERCP556例,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插管:(1)采用双腔乳头切开刀常规插管;(2)捻导丝辅助法;(3)预备性切开后插管;(4)十二指肠乳头针形刀开窗术。结果556例采用双腔乳头切开刀常规插管,成功467例,成功率84.0%;未成功89例采用捻导丝辅助法,成功33例,总成功率89.9%;余下56例采用预备性切开后插管36例,成功31例,总成功率95.5%;余25例未成功者采用十二指肠乳头针形刀开窗术14例,成功13例,总成功率97.8%。共12例未成功者,其中1例因担心大出血和十二指肠穿孔停止开窗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余下11例因无预备性切开及开窗术指征,ERCP失败。与常规插管方法比较,十二指肠乳头针形刀开窗术和辅助法插管总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术后无穿孔及死亡病例,高淀粉酶血症、PEP等并发症在ERCP术后总的发生率与插管成功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困难性胆管插管的ERCP病例中,应用十二指肠乳头针形刀开窗术和辅助法可以有效提高ERCP诊治的成功率,而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0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处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出血原因主要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53.1%),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合并症,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Hp感染不是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上无须常规给予抗Hp治疗。对于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疏通胃粘膜血管回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急症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的止血率可达95%,其疗法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