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已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操作并不困难,但一旦出现并发症,均较严重且难以处理,故应积极预防,及早处理。作者分析了405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出现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射频导管消融(RFCA)应用于临床以来[1-2],RFCA已成为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但在如何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作者回顾分析本院1997年1月~2006年4月30例RFCA,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经验。方法86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2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另一组44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观察两组有关手术指标及主动电极组的起搏参数。结果主动电极组电极操作时间长于被动电极组(18.4±7.7 min vs 16.6±6.5 min,P<0.05),起搏QRS波时限则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0.138±0.046 s vs 0.162±0.020 s,P<0.01);主动固定螺旋电极植入后起搏阈值达高峰,15 min后即降至稳定水平(0.78±0.26 Vvs 0.54±0.27 V,P<0.05);主动电极组1例发生电极脱位。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中是可行的、安全的,植入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方法。方法:选择3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标准的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按照植入时间分成A组(前10例)、B组(中10例)、C组(后10例)3组,比较其电极植入操作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记录术中起搏参数(起搏阈值、P波振幅和电极阻抗),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测量起搏参数和X线胸片观察电极脱位情况。结果:A组心房电极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显著长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1、3个月起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操作简单,电极固定可靠,起搏参数满意,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在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40例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为观察组,4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血清中的ESM 1和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探讨ESM 1含量和炎性因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血清中的ESM 1含量和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SM 1与炎性因子VCAM 1、TNF α、IL 8呈明显的正相关(P<0.001)。结论 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ESM 1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对冠心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纠正主动脉夹层误诊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主动脉夹层(aortic d issection,AD)是主动脉疾病中最常见且极严重的一种临床急症,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病死率和误诊率高。我院1997年3月~2007年4月共收治AD 26例,其中17例误诊,误诊率65.4%,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年龄34~7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1例,冠心病、心绞痛病史2例,马方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颈椎病、消化性溃疡病史各1例。1·2临床表现表现为突发胸痛12例,腹痛、腰背痛7例,大汗5例,胸闷3例,心悸、晕厥、呕吐、感觉障碍、意识并运动障碍各2例,气短1例。血压>160/90 mmHg 12例,<90/6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通电极与球囊漂浮电极在临时起搏应用中的临床差异。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治疗的患者,共312例。其中,男160例,女152例,年龄24~93岁,平均(62±8.5)岁。根据植入临时电极不同,分成两组,普通电极组和漂浮电极组。对比两组电极操作时间、以及所测试的起搏参数(阈值、感知)、电极起搏位置和电极移位发生率。结果球囊漂浮电极组与普通电极组比较,起搏参数包括阈值、感知以及电极移位发生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电极操作时间和电极到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比较,具有相同的起搏的阈值、感知和电极移位发生率,以及相近的电极操作时间。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临时起搏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时发现导管难以到位,遂行血管造影,发现1例为下腔静脉的开口位于右房顶部、上腔静脉的底部;1例因脊柱畸形造成冠脉静脉窦行走不同于正常;另1例则为冠状静脉窦呈分支状,均细小,导管难以到位。采用不同的措施后均射频消融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92岁,行心脏起搏器术后10年,起搏阈值一直较高,并出现短暂晕厥。在更换并升级为双室同步起搏器时发现原心室电极位于冠状静脉窦心中静脉内。提示起搏器植入时如出现起搏阈值异常升高,除常见原因外,心室电极误入冠状静脉窦也需排除。  相似文献   
10.
房室顺序起搏(DDD)起搏方式曾被认为是一种"全能"的起搏方式,因为与心室同步(VVI)起搏相比它能保持房室同步,与心房同步(AAI)相比它具有心室起搏和感知功能避免心室停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