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跟师期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导师的指导下对46例肺心病病人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控制临床症状和病情转机方面优于西医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陆家龙老师诊治糖尿病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陆家龙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既继承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诸多认识及观点,又吸取近、现代医家的创新及经验,临证施治中,力主益气养阴、清热除湿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特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 2 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肺心病 )患者进行营养疗法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 1995年~1997年间我科住院确诊为肺心病患者 40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 2 5例进行营养疗法 ,B组 15例未进行营养疗法 ,其余治疗 (抗炎、对症、平喘 )基本相同。结果 :进行营养疗法组 (A组 )较 B组 (对照组 )明显好转。结论 :慢性肺心病多由慢性肺疾病所致 ,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给予营养疗法应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郭涛  金良昆  余伟  曾文 《癌症进展》2011,9(1):102-106,88
目的 探讨紫杉醇(paclitaxe1)联合顺铂(CDDP)及氟尿嘧啶(5-Fu)的治疗方案(简称PFC方案)和奥沙利铂(L-OHP)联合5-Fu和亚叶酸钙(LV)的治疗方案(简称FOLFOX4方案)对晚期胃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 入组5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PFC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5.
哮喘之家在昆明——推广GINA防治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家骝  金良昆 《现代康复》2001,5(2):136-13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豁人君健康的疾病,全球均2亿人患病,发病率在1%-4%之间,我国推算约2000万患,尤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为此,1996年10月北京亚洲太平洋第四届呼吸会议及1995年4月青岛全国第二届哮喘会议,1999年11月广州国际推广《全球哮喘防治战》研讨会均明确提出要在全球及全国积极推广WHO的GINA(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普遍建立“哮喘之家”的社区防治经验,规范哮喘的治疗,特别是正确应用吸入疗法及时控制非物异炎症,减少哮喘的发作及住院率。我们经过积极筹备于1998年3月建立了昆明地区首家成人哮喘之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再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导师陆家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脊髓炎为神经系统常见病,病因未明,可能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或中毒过敏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脊髓病变节段以下的截瘫,感觉缺失,膀胱及直肠的功能障碍.以青壮年多见,无性别差异,多发于秋冬或冬春季节.急性起病,发病前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过度疲劳及外伤史.……  相似文献   
7.
1一般资料 我们将2000年8月~2001年5月期间,门诊及病房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自觉症状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31~83岁之间,病程1月~30a;对照组(西医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6~80岁之间,病程1月~35a.并高脂血症24例,冠心病者3例,风心病者1例,肺心病者2例,短暂性脑缺血者1例,脑梗塞者4例,糖尿病者7例,胆囊炎者4例,胆石症者5例,痛风者3例,颈椎病者9例,消化性溃疡者2例,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扩、慢支炎各1例.  相似文献   
8.
金良昆 《云南医药》1999,20(3):186-186
为探讨慢性肺心病与高血压病的相互影响,对我科收住的4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与单纯性慢性肺心病进行对比观察。临床资料从1990年至1997年住院的523例肺心病患者中,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50~82岁(平均62±56岁)均符合1977...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患者进行营养疗法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995年~1997年间我科住院确诊为肺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进行营养疗法,B组15例未进行营养疗法,其余治疗(抗炎、对症、平喘)基本相同:进行营养疗法组(A组)较B组(对照组)明显好转。结论:慢性肺心病多由慢性肺疾病所致,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给予营养疗法应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病历介绍患者女性,63岁。自2007年7月至10月3个月间先后患三种不同器官来源的恶性肿瘤:①2007年7月因“发现右面部包块4月余,迅速增大1周”就诊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体检:右侧颊、右下颌、右口底部触及约6 cm×4 cm的质韧包块以及双侧颈部的大小不等的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约2.5 cm×1.0 cm。行取材活检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②同次入院体检发现双侧乳腺各扪及肿块一个,左乳内下象限近乳晕旁可扪及大小约2.0 cm×1.5 cm的包块,右侧外上象限近乳晕旁可扪及5.0 cm×3.0 cm的包块,两包块均质硬,无包膜感,边界不清,外形不规则。2007年8月4日在全麻下行右侧颊部、下颌部及口底肿瘤联合根治术、右侧乳房肿块切除术、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下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右乳房)T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颈部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行化疗二周期(CHOP)。③2007年10月因感乏力,右侧颌面部疼痛加重入院,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很高(23×109/L),行抗炎治疗后白细胞未降反升达39.69×109/L,其中93.8%为异常细胞。骨髓穿刺检查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髓性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