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报告1983年用采集虫卵的方法,对日本德岛市白纹伊蚊的分布情况进行为期7个月的调查。调查共分三类地区:A类地区以傍山为特点,设采集点20个;B类地区以住宅密集为特点,设采集点20个;C类地区较靠近海,树木较少,设采集点18个。采卵器系口径5cm、高13.4cm的纸杯,里面盛水150ml,放置于三个地区的58个地点,供蚊虫产卵。调查期间每周收回一次,分离鉴定出白纹伊蚊虫卵。结果表明,在5月到12月初,调查的三类地区都能采集到白纹伊蚊虫卵。虫卵密度从7月份开始上升,8月初达高峰,至10月份开始明显下降。三类地区中,以A类地区的虫卵密度最高,8月初平均每杯采到虫卵132个;B类地区次之,平均每杯62个;C类  相似文献   
3.
With an improved technique, quantitative inoculation of Brugia malayi microfilariae (mff) into Anopheles sinensis and Culex quinquefasciatus was carried out in our laboratory in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B. malayi mff in these two species of mosquitoes was observed. In the system of B. malayi and An. sinensis, a well-fitted linear correlation appeared between the number of mff inoculated and the infective larva (L3) positive rate (r = 0.9910; P less than 0.01).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ith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8.490 suggested a high susceptibility of this species of mosquito to B. malayi eve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xperimental inoculation.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mff inoculated and the average filarial maturity rate was also exhibited. At the same dosages of 4 and 10 mff/mosquito, the L3 positive rates and the average filarial maturity rates in An. sinensi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Cx. quinquefasciatus (P less than 0.01), indica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ccurred inside the bodies of these two species of mosquitoes.  相似文献   
4.
印度果阿地区流行疟疾和日本脑炎。以往的调查已表明,该地区的蚊虫多达89种。成蚊的生态习性已有报道。本文报告作者等于1986~1987年对该地区蚊虫幼虫的孳生习性进行调查的结果。作者将孳生地分为3种类型:(一)地面水孳生地,包括水池、水塘、积水石窟、稻田及河床等;(二)植物积水孳生地,包括树洞、落下的椰子壳及树叶的腋部等;(三)住宅及其  相似文献   
5.
Raymond等曾于1987年报道,在采自洛杉矶的致倦库蚊体内发现两种具有高度活性的酯酶:A2和B2。本文探讨它们在蚊虫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两种酯酶,即A1和B1之间的关系。作者选用的致倦库蚊SeLax株采自加州,体内均存在A2和B2这两种酯酶。该株蚊虫的幼虫在31代不断接触双硫磷的选育过程中,抗性水平逐步提高。据测定,第二代幼虫对毒死蜱、双硫磷和马拉硫磷的抗性率(与敏感株S-Lab之间的LC95的比率)分别为19、14和4.3倍。到第26代时,对上述  相似文献   
6.
7.
索科线虫中的罗索属已知有13种,其中 12种寄生于蚊虫。以往的调查已表明,尼森氏罗索虫(Romanomermis nielseni)分布于怀俄明州的Lone Tree地区。近年来在黄石国家公园内的两个地点发现的罗索线虫在形态与生活史上与尼森氏罗索虫颇为相似。本文报告于1986~1987年在黄石公园的这两个地  相似文献   
8.
虫媒疾病至今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讨论生物技术应用于媒介研究及防制的近况,并展望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10.
食蚊罗索虫(Romanomermis culicivorax Ross and Smith,1976)是一种专性寄生于蚊幼虫体内的索科线虫。自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路易斯安那等地发现该线虫以来,经过大量的实验室和现场研究,证明是一种颇有前途的生物防制剂。198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近期开发对象之一。但迄今为止,食蚊罗索虫的培养还只能采用体内培养的方法,即用寄生前期幼虫实验室感染蚊宿主幼虫,获得寄生后期幼虫。这种方法虽然不算复杂,但必需饲养蚊虫,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