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uP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鼻咽癌术后组织标本中uPA的表达,分析uPA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都存在uPA基因的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膜中,uPA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检测均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uPA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Ⅳa的癌组织高于Ⅰ~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组织中uPA基因及蛋白质表达与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uPAR )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鼻咽癌术后组织标本中uPAR表达,分析uPAR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都存在uPAR基因的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质和域细胞膜中,uPAR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检测均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uPAR表达高于元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Ⅳa期的癌组织高千Ⅰ~Ⅱ期.均有统计学煮艾(P〈0.01).结论鼻咽癌组织中uPAR基因及蛋白质表达与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 ,62岁。 1 998年 1月因患直肠癌在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病检诊断为直肠中~高分化腺癌 ,侵及浆膜层 ,肠系膜淋巴结未见转移 (0 / 5) ,肠两端未见癌组织。术后进行 6次化疗。 2 0 0 0年 4月 1 8日胸片发现肺转移 ,未做病理检查。 2 0 0 0年 1 0月行肺部介入治疗。 2 0 0 1年再次胸片未见明显包块。 2 0 0 1年 4月因牙龈肿块就医 ,专科检查发现左上牙龈 45 处有肿块 ,2 5cm× 3cm大 ,压痛 ,质硬 ,表面覆盖黄白色假膜 ,双侧颈淋巴结未触及。遂行牙龈肿块切除术并做快速冷冻切片诊断。病理检查 暗红色软组织一个 ,大小 2 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组织发生学。方法 对16例早期胃癌及癌周病变进行了病理形态观察。结果 其中2例为多灶性癌,占75%(12/16)。同一病例的各个癌灶互不相连,且各个癌灶的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不同。癌扣伴有没程度的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腺囊及异型增生。结论 早期胃癌具有多灶性生长的特点。提示临床医生胃镜检查应注意多点取材,以防漏诊;以及正确定手术范围,防止手术残留。『  相似文献   
5.
微血管密度与CD105、CD3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CD105、CD31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取61例术前未作放、化疗及免疫治疗胃癌病人的外科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CD105、CD31的表达,并定量计数胃癌组织微血管。结果胃癌组织中CD105及CD31标记的MVD在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微血管计数CD105〈14个,CD31〈34个(200×)的胃癌病人预后较好,而微血管计数CD105≥14个,CD31≥34个(200×)预后较差。结论胃癌MVD与其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血管生成分析和微血管密度计数是评价胃癌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纤维连接蛋白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表达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1例胃癌组织中FN的表达。结果 FN分布于上皮、基底膜及间质中。胃癌组织中细胞FN、基膜FN及间质FN的阳性率分别为 4 7 1%、 3 7 3 %、 74 5 %。癌细胞FN和基膜FN减少的程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而间质FN与胃癌的生物学特性无关。结论 细胞FN和基膜FN减少或消失是胃癌的特征之一 ,可能也是胃癌浸润转移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即刻早期基因 (c fos)、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 p2 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探讨其表达对胆脂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染色法检测TGF β1、c fos和 p2 7在 31例胆脂瘤上皮、11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和 1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TGF β1和c fos在胆脂瘤上皮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7 1%和 83 9% ,与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和正常外耳道上皮相比表达差异有显著性。而p2 7在胆脂瘤上皮和外耳道上皮组上皮中均未见阳性表达。胆脂瘤上皮中c fos与TGF β1表达无相关性 (r =0 339,P =0 331) ;胆脂瘤侵袭能力与c fos表达有高度显著相关关系 (r =- 0 96 5 ,P <0 0 1) ,与TGF β1表达也有高度相关关系 (r =- 0 4 0 6 ,P <0 0 1)。 结论 即刻早期基因c fos在胆脂瘤中表达显著增强 ,且与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高度显著相关性 ,提示高c fos表达是胆脂瘤高增殖特征的因素之一。TGF β1在胆脂瘤上皮中高表达亦表明其在胆脂瘤的高增殖能力方面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昆明山海棠对耳胆脂瘤动物模型治疗后,进行TGF-β1、C—FOS在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的研究,探讨昆明山海棠在局部治疗耳胆脂瘤方面的价值及应用原理.方法制作耳胆脂瘤动物模型,以氯霉素、昆明山海棠、生理盐水制剂,进行局部对照治疗,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TGF-β1、C—FOS分别在以上3组动物模型胆脂瘤上皮中、17例对照健康耳中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应用昆明山海棠、氯霉素局部治疗后的动物模型,其耳胆脂瘤C—FOS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外耳道上皮组织(F=7.293,P〈0.05),而仅有昆明山海棠制剂使其TGF-β1表达增强(F=5.789,P〈0.05),同时也发现生理盐水对TGF-β1、C—FOS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即刻早期基因C—FOS在胆脂瘤中表达显著增强,并与胆脂瘤侵袭能力的高低相关.而TGF-β1名为生长抑制多态因子,当在胆脂瘤中高表达使其抑制细胞生长,使胆脂瘤的高增殖处于可控制状态.提示应用昆明山海棠制剂通过细胞因子作用于耳胆脂瘤动物模型,可达到治疗胆脂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AgNOR形态测量对胸腹水涂片中良恶性细胞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树珍  欧阳明 《云南医药》1996,17(3):186-187
AgNOR形态测量对胸腹水涂片中良恶性细胞鉴别诊断的价值金树珍,付红梅,冯毓正,欧阳明本文采用AgNOR染色及图像分析对胸腹水涂片中的间皮细胞及癌细胞进行定量检测,探讨二者间客观指标,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全部材料选用我科近两年来部份胸腹水...  相似文献   
10.
望舌诊病,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内经》记载: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之熏蒸。舌苔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十分密切,舌象的各种变化可反映机体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根据中医理论,笔者应用生物显微镜技术,通过对70例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按中医辨证虚实不同两种证候的舌苔形成与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