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脉压(PP)是否与死亡有关,尤其是否与心、脑血管病有关。方法选择了1992-1993年,在韩国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投保人,共有698796人,随访7年。随访开始时对每个观察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并调查相关问题,随访期每2年进行1次查体。结果PP与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病死亡有正相关关系。无论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均得到相同结果,即随着PP升高,死亡危险性升高。但年龄越大,脉压的影响力度越弱。结论PP与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相关关系,在预测心脑血管病危险性时,PP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死亡危险性的关系,探讨胆固醇的最佳范围。方法:随访了1992-01/1993-12在韩国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年龄40岁及以上的共698796人,随访期为7年;利用COX分析计算不同胆固醇水平与全部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死亡相对危险性。结果: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全部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呈“U”型关系,当胆固醇低于4.0mmol/L以及高于6.0mmol/L时,死亡的危险性均升高。血清胆固醇与恶性肿瘤呈负相关关系,血清胆固醇越高,死于恶性肿瘤的危险性越低。结论:血清胆固醇过低时死于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均较高,胆固醇含量较高时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升高,胆固醇介于4.5~5.5mmol/L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血清胆固醇含量与肝癌死亡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随访了年龄40岁及以上共698 796人,随访期为7年;利用COX风险模型分析不同胆固醇水平与肝癌的死亡相对危险性.[结果]血清胆固醇含量与肝癌呈负相关关系,血清胆固醇越高,死于肝癌的危险性越低.[结论]血清胆固醇过低时死于肝癌的危险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死亡危险性的关系,探讨胆固醇的最佳范围。方法:随访了1992—01/1993-12在韩国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年龄40岁及以上的共698796人,随访期为7年;利用COX分析计算不同胆固醇水平与全部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死亡相对危险性。结果: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全部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呈“U”型关系,当胆固醇低于4.0mmol/L以及高于6.0mmol/L时,死亡的危险性均升高。血清胆固醇与恶性肿瘤呈负相关关系,血清胆固醇越高,死于恶性肿瘤的危险性越低。结论:血清胆固醇过低时死于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均较高,胆固醇含量较高时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升高,胆固醇介于4.5—5.5mmol/L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脉压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一个大样本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脉压(PP)是否与死亡有关,尤其是否与心、脑血管病有关.方法选择了1992-1993年,在韩国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投保人,共有698 796人,随访7年.随访开始时对每个观察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并调查相关问题,随访期每2年进行1次查体.结果 PP与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病死亡有正相关关系.无论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均得到相同结果,即随着PP升高,死亡危险性升高.但年龄越大,脉压的影响力度越弱.结论 PP与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相关关系,在预测心脑血管病危险性时,PP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