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异常已经受到人们日益的关注,包括传统的药物,例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碘剂等,也包括新型药物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异常可源于药源性甲状腺疾病、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外源性甲状腺素治疗,也可源于药物对体外检测的干扰。本文重点阐述了几种药物在甲状腺激素调节、合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2.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的慢性HBV感染在全球广泛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调查显示,2005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约有2.4亿~[1]。直到2016年,中国慢性HBV感染者仍有约8 600万~[2]。面对如此严峻形势,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HBV感染的常规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尤其是血清学检查中广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肝感染不同阶段的乙肝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 HBcrAg)水平及HBcrAg联合AFP、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Ⅱ, PIVKA-Ⅱ)对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HBsAg阳性患者562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慢乙肝组(173例)、肝硬化组(218例)、肝癌组(54例)和肝癌术后组(117例);分别以HBsAg 3.0 Log IU/ml,HBcrAg 4.0 Log U/ml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其中低HBsAg低HBcrAg组(142例)、低HBsAg高HBcrAg组(124例)、高HBsAg低HBcrAg组(31例)和高HBsAg高HBcrAg组(113例)。比较各组HBcrAg、AFP、PIVKA-Ⅱ等血清学标志物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HBcrAg、AFP和PIVKA-Ⅱ对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562例患者中,男403例,女159例;年龄7~81岁,中位年龄51.0岁。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寡糖链检测(G-Test)试剂盒(荧光毛细管电泳法)辅助诊断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6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患者血清样本310例,其中HBV相关HCC(HCC组)1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组)85例,其他脏器恶性肿瘤(其他恶性肿瘤组)5例。检测血清寡糖链组分的相对浓度,计算并分析G-Test试剂盒在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与血清AFP进行方法学比较。非正态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使用Dunn’s多重比较,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G-Test与AFP联合诊断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HCC组患者G值[6.46(5.73~7.07)]明显高于肝炎组[3.38(2.85~4.18)]及肝硬化组[3.99(3.13~5.21)]患者(H值分别为107.9、104.2,P值均<0.001)。HCC组患者AFP的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患者[0.77(0.45~1.77)log10 ng/ml vs 0.58(0.41~0.89)log10 ng/ml,H=33.65,P=0.025]。G-Test的灵敏度83.53%,特异度为74.29%,总体符合率为79.36%,阳性预测值79.78%,阴性预测值78.79%。G-Test与AFP单独诊断的AUC分别为0.846与0.611,G-Test的AUC明显高于AFP(Z=5.795,P<0.001),G-Test联合AFP诊断的AUC为0.870,明显优于G-Test(Z=2.523,P=0.012)与AFP(Z=6.943,P<0.001)单独诊断效能。HCC早期与中晚期组间G-Test检出率均高于AFP>400 ng/ml检出率(χ2值分别为26.441、38.379,P值均<0.001)。AFP分别以<20、<200、<400 ng/ml为阴性临界值,G-Test在AFP阴性的HCC患者中检出率分别为86.24%、85.93%、85.31%。结论G-Tes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具有辅助诊断HCC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AFP诊断效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复发前后CD3高表达(CD3bright)T细胞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有完整住院病历资料的HCC患者69例(17例5年内未复发,52例复发),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3bright T细胞占总T细胞的百分比(CD3%、CD4%、CD8%、CD3bright%),计算CD4/CD8比值,同时检测甲胎蛋白(AF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CD3brigh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指标对HCC复发的提示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判断HCC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AFP、CD4%、CD8%高于未复发组(P<0.01),CD3bright%低于未复发组(P<0.01)。CD3%和CD4/CD8比值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比较,HCC患者复发后血清AFP水平明显升高(P<0.01)、CD3bright%降低(P=0.04),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CD3bright%与HCC复发独立相关[比值比(OR)分别为1.012、0.841,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01~1.023、0.783~0.902]。结论较低的CD3bright T细胞水平与HCC较差的预后及较高的复发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诊疗环境下,可疑病毒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群体中,血清HBV DNA前S/S区基因突变检测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按相应标准纳入189例于本院就诊且进行过前S/S区基因突变检测的、可疑病毒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收集患者突变位点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比较各位点突变检出率,不同肝病阶段、HBsAg/抗-HBs双阳性与HBsAg单阳性总突变检出率及各突变位点检出率的差异。并对137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突变与肝病进展的关联。结果患者群体突变检出率为35.4%,且前S/S区突变主要位于“a”决定簇内,以第1环s126位点为著(20.6%)。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总突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但肝癌患者PreS缺失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肝癌患者(21.4%vs 4.0%,P=0.029),且只在肝癌患者中检出1例sT140I突变。而双阳组与单阳组突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PreS缺失突变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关;s126位点突变与免疫逃避有关,可导致乙肝慢性化及肝病进展。前S/S区突变检测对评估乙肝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可用于联合评估肝病进展风险,拟定治疗方案及严格的随访策略,对防止或早期发现肝癌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