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作者用酶免疫法检测了31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01),提示淋巴细胞在肝炎后肝硬变患者的发病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肝炎后肝硬变患者存在着淋巴细胞激活状态检测血清SIL─2R对肝炎后肝硬变的活动观察,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估计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铁蛋白与患者出血量的关系。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脑出血患者出血后1天、3天、10天血清铁蛋白,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出血后1天、3天、10天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5);出血15~30ml组与小于15ml组同期比较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P<0.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并与脑出血量的多少相关。  相似文献   
3.
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予以r-tPA静脉溶栓,然后在DSA下动脉溶栓,24h后常规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即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扩张血管、脑神经保护剂等治疗。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卒中研究中心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前、治疗24h、14d、21d、90d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状性脑出血2例,死亡1例;对照组并发症状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均无全身性出血发生。结论治疗组短期内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临床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甘露醇对急性脑梗死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20%甘露醇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探讨甘露醇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脑梗死患者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过程中血清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浓度,记录神经功能NIH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甘露醇治疗组第3、7天血液中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也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甘露醇对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5.
自1985年Rubin等进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研究以来,临床对多种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SIL—2R进行了监测,以探讨SIL—2R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我院检测了31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水平,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31例住院病人均为肝炎后肝硬变失代偿期,男28例,女3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对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探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和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0月在绍兴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46例(48枚支架)。根据支架内是否再狭窄分为ISR组8例和无ISR组38例;又根据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临床事件组8例和无临床事件组38例,分析支架置入术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46例患者中,术前血管狭窄程度(80.7±14.2)%,残余血管狭窄程度(3.0±8.4)%,术前血管狭窄长度(7.7±4.6)mm,术后血管造影平均随访时间(31.6±20.8)个月,ISR 8例(17.4%),而临床平均随访时间(53.8±27.0)个月,有8例(17.4%)患者出现临床事件。生存分析显示,ISR主要出现在最初20个月;同时在87个月时有50.0%患者未发生临床事件。ISR组再狭窄长度明显高于无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2.00)mmvs(2.76±4.14)mm,P=0.003]。临床事件组支架直径明显小于无临床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3±0.93)mmvs(4.18±0.67)mm,P=0.024]。结论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长期预后可能受到再狭窄长度和支架直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QT离散度差异及其干预方法和意义。方法62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干预和非干预组.各31例;分别于脑出血入院时和入院后7d和健康对照组62例检测QTcd,并对干预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倍他乐克治疗,观察各组QTcd的差异。结果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治疗后干预组和非手预组间、干预组治疗前后、非干预组治疗前后QTcd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QTcd是一个观察脑出血顸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抢救糖尿病并发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二例报告鹿惠英,金国兴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非酮症、非高渗性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并不多见,现报告2例如下。例1,男,56岁,患糖尿病21年,一直眼药或用胰岛素治疗,并发视物模糊14年,四肢末梢麻木及刺痛1...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是国际公认的经临床试验证实的唯一有效药物治疗方法。静脉溶栓简便易行,但时间窗短,血管再通率低;动脉溶栓由于需要额外的血管造影和机器操作时间可能延误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作自2004至2006年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各20例,并将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国兴 《临床医学》2004,24(7):51-52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原因分析。方法:对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经予血塞通和丹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粘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治愈有效率明星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切变率下血粘度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只有20S^-1及40S^-1治疗前后有差异。结论: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其疗效认为与对血液粘度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