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RA)中发生慢血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脏中心接受RA的219例冠心病患者,旋磨后即刻复查造影,依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是否≤2级,分为慢血流组(50例)和血流正常组(169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介入相关资料,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评价慢血流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预测慢血流的价值。[结果]慢血流组患者共50例(22.8%),与血流正常组相比,慢血流组患者最大磨头直径1.25 mm的比例更高(P<0.05),最大磨头直径1.5 mm的比例更低(P<0.05);病变长度、旋磨总时间更长,旋磨次数更多(均P<0.05);而旋磨前收缩压更低,参考血管直径更小(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增加是旋磨术中发生慢血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参考血管直径大和旋磨前收缩压高是保护性因素。联合应用病变长度、参考血管直径及旋磨前收缩压可以提高对旋磨术中慢血流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