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狭窄、声门下狭窄、慢性气管炎、严重的哮喘和双侧声带麻痹而又不能作侧固定手术的病人,为了获得足够的通气量和减少死腔,有时需作永久性气管瘘口。然而,常规的气管切开术,给病人带来许多困难,如腹压不足造成咳嗽无力,防碍说话,套管要用带子绕颈固定。另外,也失去了鼻腔湿润空气的作用。为此,作者设计一种新型永久性气管套管——说话瓣膜系统。其优点:1.和一般的气管套管的作用相等或更好,同时能使病人有近似正常的说话和适当的咳嗽。2.该管永久置于气管内  相似文献   
2.
前言扁桃体摘除朮后的疼痛,不仅疼痛本身給予患者帶来一定的痛苦,同时对患者的营养及朮后健康的恢复与伤口的愈合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扁桃体摘除朮后的止痛,仍为耳鼻喉科临床上一个重要問题。关于止痛方法文献記載甚多,但有关各种止痛方法的优缺点和它們的疗效究竟如何,难作結論。有鉴于此,我們进行了有关扁桃体摘除朮后几种止痛方法效果的比較。止痛方法采用了下面四种方法:(1)針朮疗法。(2)飲生理鹽水。(3)1%Novocaine 10C.C.双下頜角皮內注射。(4)服  相似文献   
3.
隋秀丽  郭其欣 《天津医药》1996,24(9):529-531
分析251例288耳鼓膜成形术的结果。松弛部穿孔17耳,紧张部穿孔271耳,小穿孔11耳,中等穿孔128耳,大孔132耳。分别采用自体垂脂肪,死婴硬脑膜和自体颞筋膜作为修补材料,根据穿孔情况分别选择内植夹层法及转移外耳道带蒂皮瓣加自体颞筋膜等方法予以修补。  相似文献   
4.
镫骨切除术为近代治疗耳硬化症的首选方法。早在上世纪末Blake(1892)就曾试行过镫骨切除术,但由于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诸如缺乏手术显微镜以及控制感染的药物得不到保证等,此项手术一直未能发展,乃至遭到非议。直至1955年9月14日Shea首次为一例患者施行了加用镫骨假体以重建听骨链的镫骨切除术并于翌年再次手术整复获得成功后,此项手术遂得到广泛开展,手术方法经过不断改进,术式也很繁多,因之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也不尽相同。本文仅就此问题作一综述。前庭反应眩晕:镫骨切除术后,一般来说,前庭反应轻微,较少有长期严重的眩晕,当患者头位不动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儿童耳硬化症并不多见,作者统计3,500例镫骨手术,有43例(62耳)年龄是在20岁以下。文献中很少叙述有关儿童或十几岁的孩子接受镫骨手术的效果。学者们认为,对儿童难以解释的传导性聋,可能是先天性听骨链问题、耳硬化症、先天性胆脂瘤,极少数是内耳传导听力损害。儿童耳硬化症者,近一半有家族史。儿童镫骨手术的效果,学者们的经验与成年人效果一样满意。本文43例儿童,男16例,女27例,发生传导性聋在6~17岁之间,而最常见的发病年龄在12~13岁,可能与青春期有关。作者在手术时发  相似文献   
6.
浆液性中耳炎,约占耳鼻咽喉疾病的5~ 6%。成年人单侧浆液性中耳炎的病因,可为全身性的或局部性,可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气压伤以后,少数为过敏、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原因。但作者强调指出,不论其有无明显病因,对每一例成年人单侧浆液性中耳炎,都必须仔细而又反复地检查鼻腔、鼻咽腔,以除外鼻咽癌和咽鼓管的病变。文献曾报告鼻咽腔结节病和Wegener氏肉芽肿病造成浆液性中耳炎。本文指出,耳鼻咽喉科医生对造成单侧浆液性中耳炎的一些可能病因,应有所警惕,甚至在多次的检查都未能明确原因的情况下,仍应追访,复查,最后终能明确确实的原因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原发鼻窦的麴菌病,极罕见。据文献迄今世界文献仅报告115例。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5岁。因鼻堵、流脓血性分泌物8个月,于1975年8月29日住我科。病者近8个月来,从后鼻孔经常抽吸出带血性的鼻涕,鼻堵时轻时重,无头痛及耳鸣,听力无变化。全身检查无异常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已证实在正常鼻腔粘膜和鼻息肉中有生物生长胺类刺激物(组织胺、正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存在,但均未测定其含量。这类物质对血流有影响,其中组织胺、血清素可以改变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由于生长刺激剂的作用,一些学者认为它可能是助长息肉形成的因素。作者们就正常鼻腔粘膜和鼻息肉不同部位所含的这类物质的浓度进行研究,并在鼻息肉同时伴有过敏、哮喘与无过敏和哮喘的鼻息肉病人之间作了比较。作者对23例鼻息肉病人和5例正常鼻腔粘膜,应用组织萤光素测定生物生长刺激剂的存在和分布情况及其浓度。研究结果证明,组织胺在鼻息肉中的含量,要比正常鼻粘膜中的含量明显偏高,个别鼻息肉的含量很高(在息肉尖部可达105μg/gm),组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男,23岁。1980年11月20日,误被手枪子弹击中,弹头从左侧鼻翼处进入,于右耳后乳突部穿出,当时昏迷约20分钟,当即于某医院清创,输血等抢救后转来我院。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嗜睡。血压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