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比较有无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例数,分析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与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10/2004—10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60-80岁。患者均知情同意。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血管病变31例,无血管病变19例。②腓总、胫神经传导速度采用用多用途电生理仪检测;双下肢股动脉、胭动脉和足背动脉的管径、管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频谱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仪检测。③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均进人结果分析。①糖尿病有下肢血管病变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无下肢血管病变者[有血管病变者胫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7.52&;#177;13.72),(36.50&;#177;13.44)m/s;有血管病变者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8.26&;#177;14.53),(39.45&;#177;14.91)m/s;无血管病变者胫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52&;#177;14.44),(48.68&;#177;13.75)m/s;无血管病变者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8.64&;#177;18.24),(49.96&;#177;16.78)m/s,t=2.013,2.532,2.025,2.135,P〈0.05]。②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中有下肢动脉病变者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例明显多于无下肢动脉病变者(20和6例,r=5.12,P〈0.05)。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下肢神经病变与下肢动脉病变呈显著正相关(r=0.320,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的发病可能与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方法:①选择1995-02/2005-02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为老年糖尿病组,男168例,女118例;年龄60~79岁.选择同期本院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为中年糖尿病组,男56例,女32例,年龄50~59岁.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60~69岁129例,男73例,女56例;70~79岁157例,男95例,女62例.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老年人159人为老年对照组,男89人,女70人,年龄60~79岁.60~69岁78例,男42例,女36例;70~79岁81例,男47例,女34例.②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根据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密度比骨峰值减少2.5 s以上)判断纳入对象骨质疏松患病情况.③计量和计数数据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和中年2型糖尿病组88例及健康老年人15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糖尿病组女性和老年糖尿病组70~79岁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中年糖尿病组(X^2=4.68,4.19,7.11,P<0.05~0.01);但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X^2=4.02,3.85,4.14,P<0.05).②老年糖尿病组对象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t=2.660~4.20,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女性和70~79岁男性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并不比同龄健康老年人高,甚至等于或低于健康老年人,但高于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老年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控制较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体质量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995-07/2005-07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3组,低体质量组62例,正常体质量组92例,超重组132例。入院后均常规体检,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采用丹麦DTX-200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前臂尺、桡骨远侧部分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并记录相关检测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骨密度比骨峰值减少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计算各组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应用直线回归法分析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骨矿含量的关系。结果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分为3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低体质量组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眼56.5%,40.2%,27.3%(χ2=3.921,15.479,P<0.05,0.01)演;正常体质量组又显著高于超重组(χ2=4.135,P<0.05)。②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骨矿含量值呈显著正相关(r=0.763,0.638,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体质量指数有一定相关性,体质量指数越低,越易患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4.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3例UAP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曲美他嗪组(3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扩冠、抗凝、调血脂等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服用3个月。并于服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FMD),其结果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浆hs—CRP、vWF浓度: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的较健康对照组[(14.23±7.44)mg/L,(14.21±7.38)mg/L:(3.05±1.21)mg/L;(190.55±27.34)%,(191.22±26.59)%:(122.74±14.88)Voo]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的明显降低(P〈0.05),曲美他嗪组的非常显著降低[(7.59±6.07)mg/L,(161.05±21.85)%,P〈0.011,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治疗前FMD: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6.04±1.16)%,(6.06±1.22)%:(8.55±1.22)%,P〈0.01];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的明显升高(P〈0.05),曲美他嗪组非常显著升高[(7.98±1.26)%,P〈0.01],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曲美他嗪具有一定的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管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患者46例,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1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者)、心绞痛组21例和心肌梗死组13例。按病变累及冠状动脉的范围及程度分为:正常组12例(即对照组)、单支病变组11例和多支病变组23例(两支以上病变者)。采用彩色多普勒仪检测其颈动脉管径、管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频谱情况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正常组)比较,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心肌梗死组与心绞痛组比较、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虽无显著性,但有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来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无和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37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SCH患者37例作为脑梗死合并SCH组,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BDNF、促甲状腺素(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血脂(包括TC、TG、LDL-C、HDL-C)水平,分析BDNF水平与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SCH组、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分别为(2.11±0.56)、(1.02±0.23)、(3.27±0.42)μg/L,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P〈0.01)。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s-TSH水平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SCH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均〈0.01)。BDNF与TG、LDL-C、s-TSH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7、-0.582、-0.398,P均〈0.01)。结论合并SCH可使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s-TSH水平升高,可导致TC、TG、LDL水平升高,可能是减缓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科就诊的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例,完成本研究127例,随机分为氢氯噻嗪组60例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67例。2组患者每日晨起分别口服氢氯噻嗪25 mg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连续12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氢氯噻嗪组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治疗后收缩压[(156.49±9.10)mm Hg vs.(126.37±8.12)mm Hg,(157.26±8.91)mm Hg vs.(124.46±8.07)mm Hg]、舒张压[(98.73±5.54)mm Hg vs.(77.65±5.42)mm Hg,(99.54±5.38)mm Hg vs.(76.36±5.71)mm Hg]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患者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5.37±0.91)%vs.(6.79±1.08)%,P0.01]提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6±0.25)mm vs.(1.03±0.20)mm,P0.05]降低。与氢氯噻嗪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患者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5.56±0.99)%vs.(6.79±1.08)%,P0.01]提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5±0.19)mm vs.(1.03±0.20)mm,P0.05]下降。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降压的同时可以改善肱动脉内皮功能、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及遗传学特点,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一家系临床确诊的5例患者资料进行收集及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血液生化、肌电图、突变位点及线粒体DNA(mtDNA)A3243G突变率等。结果5例患者均为慢性病程,以癫痫、卒中样发作、偏头痛、肌无力为主要表现,伴有糖尿病、耳聋等多系统损害,血清肌酶轻度增高或正常,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显示病变多位于颞叶、顶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呈脑回状,具有多灶性、非对称性、游走性、不按血管分布特点,磁共振灌注成像病变区呈现高灌注和血管源性水肿。头颅磁共振波谱可见倒置乳酸峰。mtDNA A3243G基因位点突变阳性。结论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种母系遗传病,多合并mtDNA A3243G突变,尽早识别典型的临床、影像及遗传特点有助于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人初发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情况。 方法:选择2001—01/2006—01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治疗的老年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3例,根据肝胆彩色B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脂肪肝组37例,无脂肪肝组16例。人院行常规检查,并记录有关参数:①血压、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值。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③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④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纳入糖尿病患者5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6例无脂肪肝患者中伴肥胖者4例,伴血脂异常8例,肝功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无一例异常,谷氨酰转肽酶异常2例。37例脂肪肝患者中伴肥胖者21例,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伴血脂异常32例,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谷草转氨酶异常8例,谷丙转氨酶异常9例,谷氨酰转肽酶异常15例,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脂肪肝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餐后2h胰岛素、总胆固醇、舒张压和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分别为(26.15&;#177;4.61),(22.34&;#177;3.12)kg/m^2;0.99&;#177;0.04,0.95&;#177;0.09;(70.52&;#177;8.02),(42.36&;#177;9.42)mU/L;(5.78&;#177;2.21),(4.33&;#177;1.72)mmol/L;(86&;#177;10),(79&;#177;9)mmHg,P〈0.05;(3.02&;#177;1.26),(1.65&;#177;0.95)mmol/L,P〈0.01],经Kendall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以上指标与糖尿病脂肪肝明显正相关(P〈0.05)。而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和收缩压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糖尿病脂肪肝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值、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老年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子(分别为0R=1.384,OR的95%CI=1.081~1.772;OR=1.603,OR的95%CI=1.214-2.117)。 结论:肥胖和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子;老年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脂肪肝,而一旦出现脂肪肝,易导致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组30例予以传统治疗3个疗程;2组30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观察肢体末梢神经炎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四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肢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P<0.05,0.01);两组比较,2组的改善情况较1组更明显 (P<0.05).结论:高压氧对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药物与高压氧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