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科自1995年10月至2001年11月,用改良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38例。经随诊,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中,男29例,女9例;年龄20~62岁,平均35.5岁。骨折均为新鲜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30例。骨折类型:横形骨折25例,斜形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10例。1.2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基因在胰腺癌(PC)顺铂(DDP)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以及PC对DDP化疗增敏的启示。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PC患者52例,其中DDP耐药PC组26例,DDP非耐药PC组26例,免疫印迹法检测PC组织中Drp1蛋白的表达;采用DDP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DDP耐药PC细胞系BXPC-3/CDDP,构建Drp1质粒进行BXPC-3/CDDP细胞转染,实验分为pcDNA3.1组、pcDNA3.1-Drp1组、pcDNA3.1-Drp1 mut组;以20μg/ml DDP作用转染Drp1质粒的BXPC-3/CDDP细胞,实验分为DDP组、DDP+pcDNA3.1-Drp1 mut组、DDP+pcDNA3.1-Drp1组。以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内ATP含量作为评估线粒体功能的指标;分别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BXPC-3/CDDP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及凋亡情况。结果 在DDP耐药PC组,PC组织中Drp1蛋白表达量...  相似文献   
3.
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8年来收治的161例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PD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 PD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3.04%(21/161), 术后胰瘘、胆瘘为PD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非手术、内镜、介入、开腹手术等方法治疗, 21例迟发性出血患者治愈16例, 死亡5例。因此预防胰瘘、胆瘘的发生及对胰瘘、胆瘘的正确处理是防止PD后迟发性出血的重要手段,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ater壶腹部腺癌不同病理分型特征及其相关临床资料特点,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因素,以期提高Vater壶腹部腺癌术后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5例Vater壶腹部腺癌病例资料,并依据病理HE染色对所有病例进行亚型分组,分为肠型组、胰胆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肿瘤蛋白标志物MUC1、MUC2、CK7、CK20及CDX2在各亚型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各组间的临床资料和预后结局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选择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结果所选病例中包括肠型20例,胰胆管型34例和混合型11例。分析3组病例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肠型组中CDX2、CK20和MUC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胰胆型组(100%vs 2. 94%,85. 00%vs 0,55. 00%vs 14. 71%)(χ~2值分别为49916、42. 178、9. 806,P值均0. 01),而胰胆型组CK7及MUC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肠型组(97. 06%vs 20. 00%,94. 12%vs500%)(χ~2值分别为34. 665、42. 082,P值均0. 01)。混合型组常存在多种肿瘤标志物的共表达,且各标志物的阳性表达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3组病例临床资料的比较结果显示,各亚型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直径、组织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预后分析提示:3组的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4. 00、4950和56. 00个月,组间比较结果提示肠型组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均明显优于胰胆型(60. 00%vs 32. 35%,55. 00%vs 23.53%)(χ~2值分别为5.206、6.140,P值分别为0.023、0.013),混合型介于二者之间,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的Vater壶腹部腺癌组织中MUC1、MUC2、CK7、CK20及CDX2的表达具有不同的特点,联合测定以上5种肿瘤蛋白标志物,可以更好地明确Vater壶腹部腺癌的病理分型,进而有助于更好地对Vater壶腹部腺癌进行预后判断和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剖腹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21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情况、中转剖腹手术的原因及手术医师等资料。按照腹腔镜中转剖腹胆囊切除术(LCOC)组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1∶4的比例在LC患者中单纯随机抽样入组进行LC-OC的影响因素分析。对LC例数超过50例的手术医师LC中转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14例单纯胆囊切除患者,其中3,998例行LC,102例行LC-OC,LC中转率为2.49%;114例行直接剖腹胆囊切除术(OC)。LC中转OC的常见原因为胆囊三角解剖困难(69.61%)。LC-OC组的男性比例、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腹痛急性发作比例、术前WBC计数、影像学检查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胆囊壁厚≥4 mm的比例均显著高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OC组中术后病理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的比例也显著高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高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延长、术前白细胞计数升高、胆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