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了52例乳腺癌组织切片。通过对乳癌原发灶10种组织学表现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分析,发现原发灶空泡状核型癌细胞数和淋巴管内癌栓数,以及癌巢之腺样、导管样、乳头状分化程度这三类组织学表现,均与乳癌淋巴转移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作者等提出了建立乳癌淋巴转移判断函数式及其判别界值的设计和方法,该函数式得出的数据可能对发现乳癌之隐匿性淋巴转移以及乳癌之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1992~1993年我们对Ⅱ度烧伤创面保留水泡皮与去除水泡皮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临床资料选择Ⅱ度烧伤为主且水泡皮大部存在、创面污染较轻的患者44例,其中男33例,女11例;年龄2~61岁。入院时间为伤后2~48 h。致伤原因:热液22例,火焰18例,蒸汽3例,热水泥1例。烧伤面积9%~95%,平均30%。保留泡皮面积6%~85%,平均16.1%。对比部位75处,其中浅Ⅱ度41处,深Ⅱ度34处。清创时将Ⅱ度创面较完整的泡皮保留,先后用生理盐水和新洁尔灭溶液冲洗数次,低位排空泡液,铺平  相似文献   
3.
保留表皮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陆安民,吴银生,张玉环,郑庆璇,李津宁1992~1993年我们对Ⅱ度烧伤创面保留水泡皮与去除水泡皮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临床资料选择Ⅱ度烧伤为主且水泡皮大部存在、创面污染较轻的患者44例,其中男33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4.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铁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阿苯达唑和吡喹酮治疗沙鼠泡球蚴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阿苯达唑和吡喹酮治疗沙鼠泡球蚴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肝脏组织内泡球蚴形态变化和泡球蚴囊周组织反应。为观察疗效,将肝脏泡球蚴分为Ⅰ级:衰退性囊泡、Ⅱ级:静止性囊泡和Ⅲ级:增殖性囊泡。结果显示:阿苯达唑剂量较大组(50mg/kg·d)Ⅰ级囊率最高(P<0.05),其次为吡喹酮两组。早期治疗组比晚期治疗组Ⅰ级囊率为高。泡球蚴囊周淋巴细胞数以阿苯达唑治疗组为高(106.9±34.3—300.1±59.5)(P<0.0001)。联合用药组无明显提高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模糊数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研究了114例胃癌组织学表现与胃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浸润深度、生长方式、异型性、淋巴管和血管侵犯程度、癌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间质胶原纤维反应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用以上指标计算出判别值(2.999)进行判断,有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为80.6%,无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为61.9%。作者认为该方法在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尤其对隐性转移和缺乏淋巴结材料的病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肾脏病的组织学特点及类型,要用经皮肾穿,对肾脏尖检标本行常规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检查。显示92例肾脏病中,原发性肾小球占71.7%(66/92)继发性肾小球病占28.3%(26/92);不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其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局灶性肾小球病为主,且病主要累及系膜区,同时明确诊断IgA肾病5例,IgM肾病1例,淀粉样变性肾病1例,说明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特殊染色方法研究了核仁组成体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和间质反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细胞中的AgNORs数量(2.35±0.85)明显多于正常幽门腺细胞(1.21±0.42),直径明显小于正常幽门腺细胞(P<0.01);淋巴结转移组癌细胞AgNORs数量(2.29±0.80)明显多于无转移组者(1.76±0.33)(P<0.01);淋巴结转移组癌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和胶原纤维反应程度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1)。提示AgNORs数目与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转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双侧卵巢环管状性腺间质肿瘤并肝转移一例报告张建中,郑庆璇(宁夏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750004)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以左上腹胀痛并发现包块伴消瘦近两年于1988年7月住院。患者1975年12月因左下腹拳头大包块伴突发性腹痛行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剖腹...  相似文献   
10.
p53和p21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侵袭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8例胃癌中癌细胞p53和p21基因蛋白表达与癌细胞侵袭力的关系。结果表明:68例胃癌中有36例p53基因蛋白染色阳性(52.9%),48例p21基因蛋白染色阳性(70.6%);浸润于浆膜层和肌层的癌细胞p53蛋白染色的阳性程度明显高于粘膜层癌细胞(P<0.05);浸润性生长的癌细胞中p53和p21蛋白阳性程度均明显强于膨胀性生长的癌细胞(P<0.05);淋巴结转移病例的癌细胞其p53和p21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4.3%和73.9%)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分别为50.0%和63.6%)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原发癌p53蛋白阳性强度与转移癌正相关(γ=0.68,P<0.01)。结果提示:p53和p21基因蛋白染色阳性程度较高的胃癌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