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方甘草甜素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 ,易反复发作 ,治疗较为困难。笔者于2002年6月~2002年9月应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34例 ,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1 1 1病例入选标准 :亚急性湿疹患者病程在2周以上 ,慢性湿疹患者病程在4周以上 ;所有患者治疗前1个月内未应用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 ,4天内未服用息斯敏等抗组织胺类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 ;无严重心、肺、肾、胃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 ,无醛固酮症、低血钾症。1 1 2患者一般情况 :亚急性湿疹患者19例 ,年龄19岁~82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2.
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及其生物学假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 ,患者血清中产生一种抗心磷脂的抗体 ,又称反应素。在体外 ,用心磷脂 (cardiolipin)作为抗原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 ,称为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目前常用的反应素试验主要有性病研究实验室 (venerealdiseaseresearchlaboratory ,VDRL)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apidplasmareagincirclecardtest,RPR)。由于它所用的心磷脂抗原不是梅毒螺旋体本身或其菌体成分 ,所以也称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反应素试验检测梅毒敏感性高 ,但在某些疾病或状态下可发生假阳性。梅毒治疗以后 ,反应素试验滴度下降 …  相似文献   
3.
采用淋球菌隐蔽质粒cppB基因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了116例泌尿生殖道拭子,并与淋球菌涂片,培养法进行比较,PCR最低探测值约相当于1个淋球菌细胞,PCR阳性33例,涂片或培养阳性的28例PCR全部阳性。PCR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3%,治疗前PCR阳性 治疗结束1-2周后复诊21例,仍有33.3%(7/21)PCR阳性,结果显示:PCR可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淋球菌DNA,然而对治疗后短期内复诊患,似乎不宜仅以PCR阳性结果作为重复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女性,63岁,干部。因双侧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对称性红斑水疱损害20年,于1990年4月26日收入我科住院治疗,住院号398182。患者于1970年发病,1985年以前病情尚轻,虽然每年夏季6~8月份气候炎热时复发,但天气转凉后尚可缓解。然近五年来病情加重,几乎终年不能缓解。入院前曾在某疗养院治疗一年未效。入院时于腋窝、乳房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毛根检查法观察了30例斑秃患者毛发生长周期的改变情况,发现斑秃时生长期毛发所占比例明显减低,而退行期和休止期毛发所占比例明显增高。这种变化在斑秃活动期尤为显著。虽然斑秃一般表现为限局性毛发脱落,但整个头皮毛发均有生长周期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6.
PCR法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性病性尿道炎及宫颈炎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PCR法、淋球菌(Ng)涂片/培养、沙眼衣原体直接免疫荧光检查(CtDIFA)和解脲支原体(Uu)培养平行检测了119例患者的189份尿道/宫颈拭子标本。结果:以Ng涂片/培养、CtDIFA和Uu培养为对比标准,NgPCR、CtPCR和UuPCR的敏感性分别为100%(28/28)、969%(31/32)和933%(42/45),特异性分别为945%(86/91)、919%(80/87)和946%(70/74)。治疗结束后1周~2周内复查仍有259%(21/70)患者PCR未阴转。结论:PCR技术可以敏感、特异地检测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NgDNA、CtDNA和UuDNA,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然而对治疗后短期内复诊患者,似不宜仅以PCR阳性结果作为重复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二期梅毒较少见的皮肤损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期梅毒皮疹以形态多样著称,其中斑疹最常见,其次是丘疹、斑丘疹和丘疹鳞屑性损害。偶可表现为结节样、银屑病样、脓疱型、环状、湿疹样,或表现为脱发、甲病变、口腔黏膜斑等。了解二期梅毒较少见的皮肤损害类型,详细询问病史和性接触史,仔细检查皮损,做梅毒血清试验,必要时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
匐行疹一例     
患者,男,40岁。主因双侧臀部及左足散在皮损2月余、加重3 d,于2012年12月21日就诊。患者2个月余前曾去泰国旅游,在海边游泳,回国1周后于双侧臀部及左足部出现红色皮损,绿豆至豌豆大小,伴瘙痒,夜间瘙痒加重,并伴灼热、疼痛。曾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皮损略有好转;3d前患者双侧臀部及左足部皮损增多,瘙痒加重。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胸闷、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睡眠及饮食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9.
梅毒的结节性皮肤损害主要见于三期梅毒,在二期梅毒尤其是二期早发梅毒中极少见。报告1例表现为双上肢屈侧皮肤渗出性结节的二期早发梅毒,初诊被误诊为孢子丝菌病,治疗3个月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试验转阴,9个月后随访梅毒无复发,但局部瘢痕及色素沉着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主因左上肢丘疹、结节、斑块7年余,于2013年5月3日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前臂远端内侧皮肤出现簇集性的绿豆至黄豆大的黄白色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斑块,无自觉症状,未诊治,后皮损颜色逐渐变为暗褐色。5年前左手腕部、肩部陆续出现同样皮损,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中药外用制剂(具体不详),效果欠佳;2个月前左前胸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