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骨性扩弓器(MSE)是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MTD)的矫治器之一,对于已经过了发育高峰期没有生长潜力的成人患者,MSE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扩弓治疗时,根据患者上颌腭中缝的发育情况、扩弓的疗效目标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该文阐述了MSE的分类、具体操作、治疗效果、不足之处等,对其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临床工作者合理有效地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安氏类1分类错矫治前拔牙与否的形态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恒牙列早期安氏类1分类错患者矫治前拔牙与否的形态学影响因素。方法:对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的81例恒牙列早期安氏类1分类错患者,其中39例未拔牙,42例拔除4个双尖牙,采用华西医科大学X线头影测量综合分析法和牙颌模型分析法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拔牙组表现为下颌平面角(FMA)、下切牙交角(FMIA)较大,下面高较大,上切牙更前倾,牙列拥挤量和下颌矢状曲线曲度较大,与未拔牙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上下颌骨的矢状不调程度及颜面软组织外形,拔牙组和未拔牙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weed三角的稳定协调程度、牙列拥挤度、矢状曲线曲度是决定拔牙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长期而稳定的矫治效果,正畸治疗完成之后的保持一直被认为是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临床上也有不少可供选择的保持器,但最常用的保持器仍然是热压膜透明保持器与传统hawley’s保持器。笔者收集60例主动矫治完成以后的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5.
成人口腔环境较为复杂,[牙合]骨生长发育早已停止.并且由于很多成人不同程度患有牙周及颞下[牙合]关节方面的疾病,成人的牙列矫正一直是正畸的禁区。而成人双[牙合]前突的错颌畸形,因为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面型,更容易导致患病成人自卑心理的产生。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及审美观点的不断变化,以及正畸本身矫治装置和安装方法的改进,成人正畸需求极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CBCT)探讨上颌埋伏前牙牙根弯曲度与唇腭侧骨皮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诊的71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13岁,其中埋伏尖牙39颗,埋伏切牙32颗,均采用闭合式间歇轻力牵引治疗。根据Nolla的方法将埋伏切牙分为早期牙龄组(10颗)和晚期牙龄组(10颗)。应用Dolphin软件测量牙根长度、牙根弯曲度、根尖至唇侧骨皮质距离、根尖至腭侧骨皮质距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矫治前尖牙牙根夹角与根尖至唇腭侧骨皮质距离相关性不显著(P>0.05);切牙牙根夹角与根尖至腭侧骨皮质距离呈正相关(P<0.05),与根尖至唇侧骨皮质距离呈负相关(P<0.05)。矫治后,切牙牙根长度及牙根夹角均大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牙矫治前后的牙根夹角变化值与根尖至唇侧骨皮质距离变化呈负相关(r=-0.690,P=0.001),与根尖至腭侧骨皮质距离变化呈正相关性(r=0.645,P=0.015)。早期牙龄切牙矫治后的牙根夹角及牙根长度显著大于矫治前(P<0.05),晚期牙龄切牙矫治后的牙根夹角及牙根长度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埋伏切牙的牙根弯曲度及牙根长度与根尖至唇、腭侧骨皮质的距离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贵阳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之峻  罗倩云 《贵州医药》2006,30(8):748-748
错(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1].  相似文献   
8.
错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1]。由于口腔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时间较长以及我市目前有关口腔正畸的宣传教育还比较落后,为了探讨我市错畸形青少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取得医患双方的理解与交流,作者对贵  相似文献   
9.
佘小明  谭芳  张倩  胡劲松  郑之峻 《贵州医药》2012,36(10):901-903
牙移植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Hale首先将未发育完全的下颌第三磨牙成功移植并取代下颌第一磨牙而著称[1].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短时间内达到其他修复方法难以模拟的美观和功能,而且随着移植牙对颌骨及牙槽骨的局部刺激,可以逐渐促进新骨的沉积,是现代口腔医学较为理想的一种生物修复方法[2]. 随着移植牙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全景片和普通X线片仅仅通过二维图像已经不能满足众多疑难病例的检查评估,给牙移植手术带来了很多不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龈沟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35岁正畸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采用隐形矫治器,对照组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各组患者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收集患者龈沟液,检测AST、ALP水平。结果:矫治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牙周指数、AST、AL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期内,隐形矫治器较固定矫治器更有利于维护患者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