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肺静脉前庭(PVO)和左房(LA)内连续碎裂电位(CFEAs)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入选2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依房颤节律分为阵发性房颤(PAF)组与持续性房颤(PeAF)组,每组各12例,根据距离肺静脉口远近,将肺静脉分成距肺静脉5~10 mm(Ⅰ区)与10~20 mm(Ⅱ区)两区。在房颤时,应用EnSite NavX标测系统高密度标测PVO和LA,比较两组平均CFE值(碎裂间期)≤70ms的CFAEs的电生理特点。结果①PeAF组LA内径大于PAF组(P<0.05),PAF组LA后壁CFAES分布比例最低,顶部最高,PeAF组前后壁最低,左心耳最高;PAF组PVO较LA高(P<0.05),PeAF组PVO和LA无差异。②两组间总PVO区域连续CFAEs比例无差异,PeAF组LA明显高于PAF组(P<0.05),PAF左下PVO连续CFAEs分布比例高于PeAF(P=0.02),另三支PVO无明显差别。除顶部PAF组连续CFAEs分布高于PeAF组(P=0.02)外,PeAF组下壁、左心耳及二尖瓣环均显著高于PAF组(P均<0.001)。③PAF组各支Ⅰ区连续CFAEs分布高于Ⅱ区(P<0.05),PeAF组左下PVOⅠ区高于Ⅱ区(P<0.05),右上PVOⅡ区高于Ⅰ区(P<0.05),另两支PVO无差异。④PAF组PVO平均CFE明显低于LA(P<0.0001),PeAF组两区域及两组间PVO则无差异;PeAF组LA平均CFE值较低,连续CFAEs数量较多,房颤周长较短。结论 LA电解剖重构在房颤维持中起重要作用,PeAF LA内连续CFAEs分布较PAF广泛,碎裂程度更高,房颤周长较短。PVO绝大多数连续CFAEs位于5~10 mm区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脑钠素(BNP)水平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MI患者早期(急性期48h内)和恢复期(梗死4周后)血浆BNP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急性期和恢复期左心室容积指标,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左心室容积增加率>20%为左心室重构组,否则为非重构组。结果重构组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高于非重构组(<0.01),亦高于组急性期左心室容积(<0.01)。重构组早期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0.01),恢复期也较非重构组高(<0.01)。重构组早期BNP浓度与恢复期左心室容积及容积变化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浓度在AMI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病人中显著升高,早期BNP浓度与左心室重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可以更早指导临床抗左心室重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EnSite NavX指导下X射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室上速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EnSiteNavX指导下X射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右侧旁道,4例左侧旁道及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平均手术时间、标测时间及放电时间分别(75.9±15.6)min、(37.2±7.6)min及(6.4±1.2)min,CS放置时间(22.2±5.2)min,X射线透视时间0 s。随访(8.2±2.5)个月,无一例复发,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EnSite NavX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X射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阵发性室上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国产脉冲消融系统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21年3月至7月于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律失常中心(9例)和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8例)住院接受脉冲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安全性、治疗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结果。本研究为单组患者可行性及安全性观察,使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描述研究结...  相似文献   
5.
魏琳玲  王微  陈红  郁一波 《新中医》2019,51(4):65-68
简版: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 (IL-8)的影响。方法:纳入溃疡性直肠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基础方灌肠,对照组采用复方黄柏液灌肠。治疗半个月,观察并记录2组用药前后的症状(腹痛、肛门灼热或坠胀、里急后重感等)、体征,用以评价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中的CRP、IL-8的水平变化并使用电子结肠镜检测2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 (IL-8)的影响。方法:纳入溃疡性直肠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基础方灌肠,对照组采用复方黄柏液灌肠。治疗半个月,观察并记录2组用药前后的症状(腹痛、肛门灼热或坠胀、里急后重感等)、体征,用以评价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中的CRP、IL-8的水平变化并使用电子结肠镜检测2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CRP、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RP、IL-8均较前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肠黏膜病变记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肠黏膜病变记分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记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湿热下注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心房颤动(下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后窦性停搏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电极参数。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21年7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因房颤RFCA术后窦性停搏植入起搏器者(RFCA-SA组)32例和SSS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SSS组)1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心房和心室电极的感知和起搏阈值。结果 术中、术后3个月和1年,RFCA-SA组患者心房感知低于SSS组,心房起搏阈值高于S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组患者心室感知和心室起搏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房颤RFCA术后窦性停搏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感知和起搏参数劣于单纯SSS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常规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4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测定6 min步行试验、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及血脂、肝功能水平,同时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的6 min步行试验结果分别为(356±75)m、(374±63)m、(424±53)m,对照组分别为(343±56)m、(363±59)m、(403±68)m,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的Nt-proBNP水平分别为[454(167-3 027)] pg/ml、[357(143-2 102)] pg/ml、[296(103-1 256)]pg/ml,对照组分别为[462(148-3 102)]pg/ml、[373(112-2 304)]pg/ml、[323(127-1 403) pg/ml],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传统经静脉植入起搏器在人群中的应用越发广泛,随之是无法避免的并发症,如起搏器囊袋、导线感染等。而无导线起搏器因体积小、经股静脉植入、不留导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技术不断更新,针对不同适应证的无导线起搏器应用均获得了临床进展,新一代无导线起搏系统即将进入临床。本文就无导线起搏器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传统二维及三维接触标测下右侧旁路消融的成功率相对较低(67%-100%),复发率相对较高(9%~16.7%),可能与右侧旁路及周围组织特殊解剖学结构导致标测误差及消融导管贴靠不良有关。非接触式标测系统可在单个心动周期内同时超高密度采集心内膜电位,便于快速高效地处理机制复杂的心律失常。本文介绍1例间歇性B型预激综合征右侧旁路患者经传统标测消融治疗失败后应用非接触标测系统成功精确定位且消融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