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γ-谷氨酰转肽酶与各种肝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各种肝病诊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13例各型肝炎患的肝功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酒精性脂肪肝、肝癌、急性肝炎患肝功指标中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明显,重型肝炎γ-谷氨酰转肽酶无明显升高:结论 酒精性脂肪肝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最明显,重型肝炎γ-谷氨酰转肽酶表现为酶-胆分离,γ-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升高对诊断肝癌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钙结合蛋白S100A11启动子(S100A11p)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S100A11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100A1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中,构建PCAT3-S100A1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编码产物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以人ALR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LR共转染的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pCAT3-S100A11p在HepG2细胞中具有CAT的表达活性;以pcDNA3.1(-)-ALR和pCAT3-S100A11p共转染HepG2细胞,CAT表达活性是单独转染细胞组pCAT3-S100A11p的0.42倍。结论 所克隆的S100A11启动子有启动子的转录活性,ALR的转基因表达具有对S100A11基因的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征出血热10年病情变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病学规律、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感染科1995年和2005年HFR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年份的病例在性别,发病年龄、职业分布、发病区域、发病季节、临床分型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1995年和2005年.HFRS流行方式仍然是散发,高发人群以男性青壮年为主。1995年HFRS发病高峰为冬季,11、12月份发病例数为全年病例的65.33%(49/75);2005年HFRS发病时间发生了变化,冬季发病仅占31.48%(34/108),春夏季病例增加,3—6月份发病病例数为全年病例的43.52%(47/108),比较两年各月发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0.88,P〈0.01);2005年发病人群中农民所占的比例下降,由1995年的81.33%下降勾2005年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13,P〈0.01);同1995年相比,2005年病例重型和危重型减少.轻型和不典型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8.24,P〈0.01);结论黑龙江省部分地区HFRS病例出现了春夏季发病增多.农民发病比例下降,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增多,提示黑龙江省部分HFRS病例为家鼠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目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两类。拉米夫定(1amivudi—ne,LAM)能迅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但长期使用LAM治疗所导致的耐药问题日益突显。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大大降低了耐药发生率,对变异株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新近上市的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的临床疗效和耐药性还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恩替卡韦(ente.cavir,ETV)于2005年11月被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在国内上市应用。现对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散发性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探讨戊型肝炎病毒血症特点.方法 对253例戊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感染情况,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单纯感染组和重叠感染组;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法对38例单纯戊型肝炎的血清标本进行戊型肝炎病毒RNA(HEV RNA)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启动子(CDK1p)转录调节的作用,探讨ALR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根据GenBank中CDK1p序列的分析设计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CDK1基因启动子基因序列,并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CDK1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CDK1p,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系,并同时与pcDNA3.1(-)-ALR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结果 pCAT3-CDK1p组CAT表达活性明显高于pCAT3-bas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T3-CDK1p与pcDNA3.1(-)-ALR共转染组的CAT表达活性明显低于pCAT3-CDK1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K1启动子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ALR对CDK1基因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不仅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肝损伤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层黏连蛋白B1链(LAMB)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进行分析克隆,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CAT3-LAMBp报告基因载体,与pcDNA3.1(-)-ALR表达载体共转染COS7细胞,证明ALR的转基因表达对LAMB启动子具有下调作用,使下游CAT基因的表达减弱。本研究为阐明ALR的生物学作用和抗肝纤维化用用提供新的实验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9.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sIL-2R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各病期sIL 2R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动态变化和二者间关系以及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以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3 0例HFRS患者血清sIL 2R水平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 9例HFRS患者的 95份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HFRS患者在发热期sIL 2R水平即已明显升高 ,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 ,多尿期开始逐渐下降 ,至恢复期仍处于较高水平 (P <0 .0 1)。HFRS患者各病期T细胞 (CD3 + )百分比无变化。但在发热期CD3 + ,CD4+ 细胞百分比已明显减少 ,CD3 + ,CD8+ 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 ,导致CD4+ /CD8+ 比值下降、倒置 ;低血压少尿期达极值(P <0 .0 1) ,多尿期开始逐渐恢复 ,但至恢复期仍未恢复正常水平 (P <0 .0 5 )。HFRS患者在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自然杀伤 (NK)细胞 (CD16+ ,CD5 6+ )百分比下降 ,而B细胞 (CD19+ )百分比升高 ,多尿期开始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sIL 2R水平与CD3 + ,CD4+ 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 (P <0 .0 1) ,与CD3 + ,CD8+ 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CD4+ /CD8+ 比值呈负相关 (P <0 .0 1)。sIL 2R水平与尿素氮、肌酐成正相关 (均P <0 .0 1) ,CD4+ /CD8+ 比值与尿素氮、肌酐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泛昔洛韦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探讨泛昔洛韦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选择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例应用泛昔洛韦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B组24例单用α-干扰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乙肝六项和HBV-DNA,治疗结束时,A组ALT复常率为83.3%,HBeAg阴转率为76.4%,HBV-DNA阴转率为77.8%;而B组分别为75.0%,38.1%和41.7%。两组间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有显著差异。泛昔洛韦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