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逐年攀增,已成为危害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造成的一系列后果也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减重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目前常见的减重方式有药物、手术及包括饮食、运动在内的生活方式干预,但运动干预仍然是最为健康且最为基础的减重方式。运动可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含量,改善代谢。当运动与其余减重方式相结合,可减少减重的不良反应,效果更好。在减重过后进行持续运动,还可以有效阻止反弹,保持减重效果。本文从“运动是减重之本”的定义、机制、效应和管理四个层面探索,并结合“中大医院经验”为运动减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规律运动对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1.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1989-2011.2)、万方数据库(1982-201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1.2)、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998-2011.2)并手工检索入选参考文库中未检索出的文献,纳入T2DM患者实施规律运动治疗(运动持续时间I〉3个月)+常规治疗与仅有常规治疗或随意运动治疗+常规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位评价者按纳入、排除标准,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6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然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20篇文献,23项RCTs符合要求,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16篇B级,4篇C级。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规律体育运动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加权均数差(WMD)=-1.18,95%CI:-1.6-0.69,P〈0.01]、甘油三酯(TG)(WMD=-0.27,95%CI:一0.36--0.19,P〈0.01)、总胆固醇(TC)(WMD=-0.78,95%CI:-0.88-0.68,P〈0.01),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WMD=0.17,95%CI:0.12-0.23,P〈0.01)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WMD=-0.48,95%CI:-0.64--0.32),P〈0.01)。结论尽管现有研究表明,规律运动可明显改善中国T2DM患者血糖控制,降低HbAlC、TG、TC和LDL-C,提高HDL-C,但仍需更多较高质量的RCTs支持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计步器干预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及久坐时间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7月—2016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计步器干预,干预时长为7 d;利用加速度器监测运动量(运动步数)、久坐时间及热卡消耗情况。结果 本研究最终共纳入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年龄、性别、身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 h C肽/空腹C肽、峰值耗氧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高于试验组(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运动步数、久坐时间及热卡消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前后运动步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对照组干预后运动步数少于干预前(P=0.02)。相关性分析显示干预前运动步数与干预前久坐时间呈负相关、与干预前热卡消耗呈正相关(r=-0.42,P<0.05;r=0.56,P<0.05),校正年龄、BMI后,仅干预前运动步数与干预前热卡消耗呈正相关(r'=0.47,P<0.05)。结论 计步器干预有助于维持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但不能明显减少久坐时间及增加热卡消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四肢骨骼肌量(ASM)与踝肱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19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278例(男/女:158/12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生化指标、ABI,应用体质成分分析仪测定肌肉量,获取ASM,并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四肢骨骼肌体重比(SMI)及四肢骨骼肌体重指数比(ASM/BMI)。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方法校正后的上述指标与AB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在所有患者中,ABI与ASM(r=0.14,P=0.020)、ASMI(r=0.13,P=0.030)、ASM/BMI(r=0.13,P=0.030)呈正相关,而与SMI(r=0.12,P=0.053)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ASMI(β=0.053,95%CI:0.006~0.101,P=0.027)、ASM/BMI(β=0.347,95%CI:0.040~0.654,P=0.027)均与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SM与ABI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胰岛素作为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国内外,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文中从糖尿病患者自身、医护人员以及医疗文化三方面阐述了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差的相关原因,重点突出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教育、自我管理以及网络技术在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数(METS-IR)在中国人群中与慢性肾脏病(CKD)及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18年1至12月对中国8个省10个地区20~70岁、居住满5年的常驻居民进行调查, 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肾功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等。纳入符合标准的5 060人的资料。CKD定义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或UACR≥30 mg/g;蛋白尿定义为UACR≥30 mg/g。计算METS-IR, 并依据METS-IR四分位数, 分为Q1组(METS-IR≤32.19)、Q2组(METS-IR 32.20~37.10)、Q3组(METS-IR 37.11~42.58)和Q4组(METS-IR>42.58)。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ETS-IR与CKD及蛋白尿的相关性, 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Q1~Q4组分别有1 266、1 266、1 265、1 263人, 随着METS-IR增加(Q1至Q4组), 空腹血糖、HbA1c、甘油三酯、血尿酸、腰围、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四肢骨骼肌量(ASM)与踝肱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278例(男/女:158/120例),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生化指标、ABI, 应用体质成分分析仪测定肌肉量, 获取ASM, 并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四肢骨骼肌体重比(SMI)及四肢骨骼肌体重指数比(ASM/BMI)。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方法校正后的上述指标与AB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在所有患者中, ABI与ASM(r=0.14, P=0.020)、ASMI(r=0.13, P=0.030)、ASM/BMI(r=0.13, P=0.030)呈正相关, 而与SMI(r=0.12, P=0.053)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 ASMI(β=0.053, 95%CI:0.006~0.101, P=0.027)、ASM/BMI(β=0.347, 95%CI:0.040~0.654, P=0.027)均与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抗坏血酸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方法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项目, 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 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国8个省共10个地区的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民族、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吸烟、饮茶、饮酒、水果摄入情况、尿抗坏血酸, 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 根据BMI对研究对象进行体型分类:超重为24 kg/m2≤BMI<28 kg/m2, 肥胖为BMI≥28 kg/m2, 正常为18.5 kg/m2≤BMI<24 kg/m2, 体重过低为BMI<18.5 kg/m2。根据尿抗坏血酸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尿抗坏血酸阴性组及尿抗坏血酸阳性组, 阴性组即尿抗坏血酸结果为0, 阳性组包括尿抗坏血酸结果为1+、2+、3+。糖尿病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标准、糖尿病病史以及降糖药物用药史诊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尿抗坏血酸影响因素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1 215例研究对象, 其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基层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与生命质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师资培训为探索重点,为提升江苏省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和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对江苏省各地368名全科医生进行调查,通过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生命质量等进行调查,运用单因素(χ2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有序logistic回归)等对项目间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工作满意度为(74.35±12.59)分,处于基本满意状态;离职意愿为(14.54±3.40)分,个人成就感为16.00(10.00, 24.00)分,存在轻度职业倦怠和较高的离职意愿。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专业、岗位、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工作地区、培训次数、带教情况是职业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均P < 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是否带教、培训频次、收入、学历、职称、专业是职业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均P < 0.05)。生命质量与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呈正相关关系,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关系(均P < 0.01),情绪耗竭会影响全科医生生命质量(P < 0.01)。  结论  目前江苏省全科职业吸引力有待提高,减轻职业倦怠有助于改善生命质量。增加高质量师资培训的次数、推进转岗队伍的建设、优化人才引进结构、提升薪酬待遇有望提升职业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