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性 ,19岁。频繁发生心律失常伴心衰 3年 ,长期服用强心、利尿剂及激素。诊断为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 ,心功能Ⅲ~Ⅳ级 ,后为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 ,从手术之日起应用抗胸腺球蛋白 (ATG) ,硫唑嘌呤和泼尼松三联预防排斥反应 ,在术后第 12天、32天、2 16天时分别发生不明原因的多源性室性早搏与低排综合征 ,被认为是临床排斥反应 ,应用冲击疗法后好转 ,术后心功能恢复到Ⅰ级 ,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但由于远期监测疏忽 ,未能及时观察到病人前兆症状 ,发生重度排异 ,突然死亡 ,共存活 2 42d。尸检为重度排斥反应。  讨论 心脏移植后…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术后出血及心包填塞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后出血和心包填塞的发生原因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复习本院心外科17年内9858例CPB心内直视手术中187例因术后出血或心包填塞而再次行剖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出血的程度及再次行剖胸手术的时间,探讨术后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特点。结果 再次剖胸手术中出血44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126例、延迟心包填塞17例,死亡18例,再次剖胸手术的死亡率为9.9%。再次手术者所患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20例,瓣膜疾病64例,冠心病2例。结论 减少CPB后出血、渗血是避免术后发生出血或心包填塞的关键,早期诊断并采取果断措施尽早行再次剖胸手术可明显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胸科医院在1957年8月至1962年6月間用肺切除术治疗肺結核病的1,080例中,术后发生枝气管胸膜瘘有28例(2.6%)。同期收治院外轉来的有24例。本文对此52例术后瘘管的外科治疗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預防和治疗的意見。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7年8月施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救治心脏直视手术泵衰病人共67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16~73岁.心功能(NYHA)Ⅲ级25例,Ⅳ级42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泵衰42例,冠心病搭桥手术后泵衰为22例,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后心脏低排量者为3例.方法:采用Datascope球囊反搏导管,其中17例采用切开皮肤暴露方法,50例采用经皮肤穿刺导管插入股动脉至降主动脉处;以Datascope-83型、95型和97型为驱动装置,严密监测动脉压、左房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入压,并观察尿排量和血液气体分析情况.结果:经抢救后存活38例,救治成功率为56.7%.在死亡的29例中严重的心律紊乱和顽固性低排量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全组中发生并发症共7例,其中4例为插管例下肢有轻度缺血,2例插管处出现血肿,余下1例为右股动脉血栓形成,经施行取栓术后痊愈.根据应用IABP成功的38例经验,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当心脏手术后出现:(1)低心排量综合征时,心脏指数<1.8~2.0/L(min·m~3);(2)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机时,或者停机后心脏收缩无力;(3)使用两种以上的大剂量升压药后,循环系统仍不稳定者;(4)心脏发生严重心律紊乱者,应及时地果断地使用IABP,只有这样才能挽救重症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急性心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5.
食管插管术的操作简单,对病员的负担轻,术后能进食维持营养,因此被认为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一种姑息性方法。目前国内食管插管多为普通塑料管自行改制,尚未定型。我院在上海化工厂协作下,试制一种倒齿型塑料食管插管,经临床应用尚合需要,兹介绍如下。此管采用无毒配方的聚氯乙烯模压而成。全长19厘米,内径1.1厘米,外径1.4厘  相似文献   
6.
接受Fontan类手术者几乎无成年病例 ,我们报告 2例 16岁以上的病人接受改良Fontan手术及术后随访情况。临床资料 例 1 男 ,2 5 5岁。诊断为单心室AIII型(SLL) ,伴肺动脉狭窄 (PS) ,心功能II级 ,射血分数 (EF) 0 6 ,McGoon指数接近 1 8,体心室舒张末压 (EDP) 5mmHg(1mmHg=0 133kPa) ,开胸后直接测得肺动脉平均压 2 7mmHg。例 2 男 ,16岁。右室双出口 ,大动脉转位 (SLL) ,伴PS与房间隔缺损。2例均行改良Fontan手术 :关闭三尖瓣 (直接缝合 )与肺动脉瓣 ,用右心耳与肺总动脉…  相似文献   
7.
病人男,56岁。年轻时发现心脏病未治,近年活动后胸闷气急。经右心与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三尖瓣下移、房间隔缺损合并右冠状动脉90%阻塞。1997年1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顺灌并于右冠状动脉远端注入200ml心肌保护液,先做静脉桥血管与右冠状动脉远端吻...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中动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中监测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意义。方法:选择6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病人,分别在体外循环5min,低温期26℃-28℃,复温期30℃-32℃和36℃-37℃期间,采血样,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vO2,BE,pH值及灌注流量调节。结果:体外循环中SaO2始终维持在99%左右,而SvO2受流量变化很大。结论:体外循环期间监测SvO2可作为调整灌注流量,降复温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在体外循环中维持氧供需平衡监测SvO2比SaO2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成人直视心脏手术中正广泛应用血液全稀释进行体外循环,它有减少用血的好处。婴幼儿由于血容量较少,不用输血完成直视心脏手术比较困难。近年来,作者等对许多儿童成功地作了完全不输血的直视心内手术,并无不良后果;指出在低温体外循环时血球压积15%、常温下转流时血球压积20%是安全的。本文评价小儿作不输血直视心脏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性和好处。方法:研究组病人预充液中不加任何血液制品,共48例。11例为早期试行病人;37例为1983年1月后的连续、非选择性病人,体重<20公斤,病变程度和复杂性不论,但此期间有4例预计体外循  相似文献   
10.
双腔右心室 (DCRV)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 ,约占先心病的 1.5 % 〔1〕。由于该病一般在儿童期即得到诊治 ,成人病例少有报道。 1985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们共收治 2 0岁以上DCRV病人 14例 ,其临床特征与同期 2 0岁以下病人组有一定差异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中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2 0~ 37岁。均于胸骨左缘 2~ 4肋间闻及 3~ 4 /VI级粗糙收缩期杂音(SM) ,伴收缩期震颤 ,P2 正常或减弱 12例、轻度亢进 2例。 2例活动后明显青紫 ,12例有胸闷、胸痛、气急、心悸、头晕中的1~ 3项症状 ,2例无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