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伯氏考克斯体新桥株感染BALB/c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伯氏考克斯体新桥株对BALB/c小鼠的感染性.方法:用伯氏考克斯体新桥株腹腔接种感染小鼠,于感染后7,14,21,28 d分别处死小鼠,采用伯氏考克斯体特异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小鼠肝、脾、肺组织样本中伯氏考克斯体含量.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感染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感染后28 d内,小鼠肝、脾、肺组织中均检出大量伯氏考克斯体,第7天检出量最高,脾的含量显著高于肝和肺,肝的含量显著高于肺.随着感染时间延长,伯氏考克斯体检出量呈下降趋势,但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则不断升高.结论:伯氏考克斯体新桥株为强毒株,可以引起BALB/c小鼠较长时间的稳定感染;BALB/c小鼠可以用作伯氏考克斯体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的病原构成、流行特征及病原菌耐药情况,监测病原谱变迁趋势,为本地区细菌性腹泻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2年4-10月丰台区4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87-2008、WS 271-2007和WS 289-2008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检测,并对病原菌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血清型别构成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美国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近期分离的140株致病菌做了药敏测定。 结果 从收集到的1108份标本中共分离到357株致病菌,阳性率为32.22%。阳性菌中居首位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占50.98%,其次为沙门菌,占18.49%。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9月是高峰。不同年龄组之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结论 丰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病原谱已发生变迁,各种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应加强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标本在麻疹病例早期诊断和疫情控制中的优劣,探讨采集急性期疑似病例的病原学标本(咽拭子或尿液)进行病原学检测在麻疹监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丰台区88例麻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从不同标本的采样易操作性、小月龄病患依从性、实验室检测灵敏度、是否有助于鉴别疫苗相关病例和确定流行株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1岁以内儿童病例中,15.79%的儿童家长拒绝医院为孩子采血,5.26%的家长拒绝为孩子采集病原学标本,在首诊采血麻风疹双阴性的情况下,只有20%的家长同意采集恢复期血,80%的家长同意采集病原学标本。在79例既采集血标本又采集病原学标本的病例中,急性期麻疹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5.8%(52/79),病原学标本的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96.2%(76/79)。结论通过采集咽拭子或尿液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灵敏度高、便于采集、小月龄病患依从性更好,且有助于鉴别麻疹疫苗相关病例、确定流行株、追溯传染源,故较采血更适合做为消除麻疹阶段急性期病例首要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采用国内分离株研制的氯仿-甲醇提取贝氏柯克斯体组分Q热疫苗(CMRV)的安全性。方法分别用3批CMRV和灭活贝氏柯克斯体Q热疫苗(WCV)致敏豚鼠,4w后用相同疫苗对致敏豚鼠作皮肤试验。结果CMRV致敏豚鼠与WCV致敏豚鼠的皮试点红肿大小在皮试后1~6d无显著差异,但是从第7d开始,差异显著。皮试后第14d采集接种部位组织做病理切片,WCV致敏豚鼠皮试点的表皮组织有局灶性变性、坏死,并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MRV致敏豚鼠的皮试点组织基本正常,少数豚鼠偶见局灶性变性,但无坏死现象。3批CMRV致敏豚鼠皮试点组织病变程度相似,均显著轻于WCV致敏豚鼠。结论采用国内分离株研制的氯仿-甲醇提取贝氏柯克斯体组分Q热疫苗的免疫副作用显著轻于灭活Q热疫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北京市丰台区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病例中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对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疾病的预防控制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及相关指导。方法 收集2019—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哨点医院常规监测及聚集疫情相关的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检测,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收集病例样本1 206份,其中手足口病样本814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563件,阳性率为69.16%,其中优势毒株为Cox A6(51.33%);疱疹性咽峡炎样本392份,阳性样本228件,阳性率为58.16%。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高峰期主要为夏秋季;发病年龄均以1~5岁儿童为主,占比分别为77.15%和81.38%;男性发病均高于女性,比例分别为1.46∶1和1.02∶1。结论 近年来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血清型发生改变,以Cox A6为主;夏秋季应加强对托幼儿童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的监测及防控;进一步加强对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的关联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物实验评价采用国内分离株研制的氯仿-甲醇提取贝氏柯克斯体组分Q热疫苗(CMRV)的免疫保护性。方法将三批小量制备的CMRV和灭活贝氏柯克斯体Q热疫苗(WCV)分别用1μg、10μg、100μg三个剂量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4周后用初次免疫的一半剂量腹腔注射加强免疫1次,2周后用107的贝氏柯克斯体强毒株腹腔注射感染免疫小鼠,感染第7d活杀小鼠、摘取小鼠脾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组织的贝氏柯克斯体。结果所有Q热疫苗免疫组的小鼠脾脏荷菌量均显著少于非免疫组,100μg免疫组的荷菌量显著低于10μg免疫组,10μg疫苗组显著低于1μg免疫组。每批CMRV免疫组与相同剂量WCV免疫组之间的贝氏柯克斯体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国内分离株研制的氯仿-甲醇提取贝氏柯克斯体组分Q热疫苗具有与灭活Q热疫苗一样良好的抗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丰台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春季疑似麻疹爆发和散发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到的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c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C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共分离麻疹病毒39株,测序后为H1基因型(28株)和D8基因型(11株)。结论丰台区2013年春季麻疹流行株仍属于H基因组,Hl基因型,Hla亚型。此外北京市丰台区首次发现D8基因型麻疹野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丰台区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病原谱和流行特征,为本地区细菌性腹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1年4-12月丰台区4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675份,按照WS287-2008、WS/T9-1996、GB17012-1997和WS289-2008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非O1、O139群霍乱弧菌4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并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从收集到的675份标本中共分离到196株致病菌,阳性率为29.04%。阳性菌中居首位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占40.31%(39/196),其次为志贺菌,占18.37%(36/196)。检出的志贺菌以宋内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组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丰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应有针对性的主动加强监测,尤其是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流感暴发疫情中乙型Victoria系(BV)流感毒株血凝素(HA1)基因特征和变异情况。 方法 对北京市丰台区2017年6起BV流感暴发疫情病例标本中分离得到的6株毒株的HA1基因进行提核酸、扩增和测序,通过DNAStar 7.1、Bioedit v7.0.9、Mega 6.0.6 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6例样本中1号样本与2017年部分日本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99.6%);另5例样本与2016年我国厦门、泰国和肯尼亚部分流行毒株的亲缘关系较紧密(99.1%~99.8%)。6例样本与WHO推荐的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的同源性为98.6%。6例样本共有7个位点发生了变异,其中有5例样本发生了I132V、N144D 和E200D的变异,分别涉及到抗原决定簇A、B、D3个区。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2017年BV系流感株的HA1基因发生了个别位点的变异,但与WHO推荐的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的匹配度相对较高,继续使用疫苗对BV系病毒引起的流感能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