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RAD51基因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72例CRC患者的病理标本(CRC组,n=72),以及经病理证实无癌细胞存在、距肿瘤边缘>3 cm的肠黏膜组织(癌旁对照组,n=72)。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CRC与癌旁组织的RAD5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法。结果 CRC组RAD5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织中RAD5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关(P<0.05)。RAD51高表达是影响CRC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RAD51低表达的CRC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RAD51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 RAD51在CRC组织中高表达,与TNM分期有关。RAD51高表达的CRC患者预后差,RAD51可能是临床上预测CRC患者预后的一个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2020年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A组患者采取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B组患者采取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并对Hp感染的根治方法以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8例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采集胃黏膜标本进行Hp的分离培养及鉴定;Hp阳性者采用铋剂四联或无铋剂三联疗法治疗,然后采用^(13)C-UBT检测Hp根治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Hp药物敏感性;提取Hp基因组DNA,采用测序方法检测克拉霉素耐药菌株23SrRNA基因突变位点。结果148例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检出Hp感染108例(72.9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暴饮暴食、进食辣食、有家族性胃肠道疾病史是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Hp感染的危险因素,进食酸奶是保护因素(P<0.05)。108例患者经治疗后88例(81.48%)得到根治,其中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的根治率>80%。药敏检测显示,Hp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5.19%、13.89%、41.67%、53.70%和18.52%。22株克拉霉素耐药菌株23SrRNA基因中共检出6个突变位点(A1821G、G1826A、T1830C、A2143G、T2182C、A2223G),其中A1821G、G1826A、T1830C存在于所有(耐药、敏感)菌株中。12株(54.55%)耐药菌株存在A2143G突变,20株(90.91%)耐药菌株存在T2182C突变,8株(36.36%)耐药菌株存在A2223G突变。结论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较高,常用抗生素的高耐药性是导致Hp根治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克拉霉素耐药机制多以Hp的23SrRNA基因位点突变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环指蛋白(ring finger protein,RNF)4在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心脏特异性过表达RNF4小鼠和C57小鼠进行MI造模,分别记录其死亡率。MI后第28天取材,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RF4过表达对MI后其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免疫共沉淀检测NRF4的相互作用蛋白及探究互作蛋白的具体结合域 结果 MI模型中,RNF4蛋白及RNF4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心脏特异性过表达RNF4小鼠与C57小鼠相比,MI后炎症反应较轻,心肌间质淋巴细胞浸入较少,同时死亡率更低。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RNF4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减轻MI后炎症反应,随后的Co-IP结果证实,RNF4可以结合和降解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activated kinase 1,TAK1);最后通过截短TAK1发现,RNF4与TAK1的第301位氨基酸至第480位氨基酸结构域结合 结论 RNF4通过募集和降解TAK1抑制MAPK信号通路减轻MI后炎症反应,降低MI后死亡率。RNF4可以作为改善MI预后的潜在靶点,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EPDC1基因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老年病科和病理科收集的60例CRC病理标本为CRC组(n=60),相应的癌旁组织为癌旁对照组(n=60),两组DEPD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法分析。结果 CRC组DEPDC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对照组(P<0.05)。CRC组DEPDC1高表达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癌旁对照组(P<0.05)。CRC组织中DEPDC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复发显著相关(P<0.05)。DEPDC1表达水平是影响CRC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CRC组织中DEPDC1低表达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均高于DEPDC1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 DEPDC1在CRC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复发有关,DEPDC1高表达的CRC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