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临床和内镜表现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238例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门诊患者166例,住院患者72例。结果2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2岁.男女之比为2.84:1。临床表现多样,有吞咽异物感、吞咽疼痛、吞咽不畅、烧心及胃灼热。真菌性食管炎分布范围最多在食管中下段,占40.8%。72例住院患者中58例用氢氧化铝凝胶联合氟康唑治疗2周,12例用制菌霉素治疗,2例用伊曲康唑治疗,停药一月后均复查胃镜。结果显示治疗显效率为76.39%(55/72),有效率为19.44%(14/72),无效率为4.17%(3/72)。氢氧化铝凝胶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食管炎的效果优于制菌霉素。结论真菌性食管炎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分布于食管中下段,抗真菌能有效地治疗真菌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微超声探头在胃隆起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157例内镜提示的胃隆起性病灶,其中有部分病灶结合活检依然无法确诊,均使用内镜微超声探头进行检查并讨论检查结果。结果病变性质以良性病变为主,共检出符合间质瘤表现61例(位于固有肌层),其他依次为28例恶性肿瘤,27例外压性病变(其中脾脏外压9例、其他18例)、11例未发现病变、8例异位胰腺(胃窦7例)、9例血管性病变、4例息肉、4例炎症、3例消化道壁增厚以及囊肿与脂肪瘤各1例。已经通过组织学证实了其中的恶性病变及部分良性病变。结论内镜微超声探头可以贴近病变部位进行扫描从而能够清楚地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较好地提示了病变的性质,亦能准确定位胃隆起性病灶。综上所述,经内镜微超声探头对于诊断胃隆起性病灶并指导治疗,有着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肠镜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并手术确诊的小肠急性出血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十二指肠降部以下至Treitz韧带出血5例,空回肠出血30例.术后病理结果示小肠恶性肿瘤出血5例,小肠良性肿瘤出血9例,小肠血管畸形12例,小肠其他良性疾病9例,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结论:术中肠镜检查对小肠出血具有准确定位诊断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间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改变的差异。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被诊断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14呼气试验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C14试验+)和其他病因组(C14试验-)。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隆起糜烂灶予以活检并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黏膜萎缩、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情况。结果在所有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患者中,Hp感染阳性者89例(54.9%),Hp感染阴性者73例(45.1%)。在两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组的腺体萎缩、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病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较其他原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更易发生腺体萎缩、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5.
邝杰思 《吉林医学》2013,34(17):3335-3336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给予抑酸和补充血容量等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止血剂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2.857%,其中转手术治疗患者1例;对照组患者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0.833%,转手术患者5例。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无创伤性和高敏感性等特点,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同时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更易于被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所接受,适宜在各级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胃癌的临床、内镜、术后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2月~2012年12月经胃镜检查,手术确诊的青年人(≤35岁)胃癌51例及老年人(≥65岁)胃癌284例,进行临床表现、内镜表现、术后病理分型及预后等对比分析。结果近年来,胃癌患病总人数下降,同期内老年人胃癌总人数多于青年人;青年组胃癌以女性多,老年组以男性多;青年组多在胃下1/3,老年组多在胃上1/3;内镜下青年组多表现为Borrmann Ⅲ、Borrmann Ⅳ,术后病理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老年组以Borrmann Ⅰ、Borrmann Ⅲ为主,术后以高-中分化腺癌居多;两组胃癌手术方式无差异性;老年组1年、3年生存率高于青年组。结论青年人胃癌临床症状隐匿,病理分化差,预后差。早期胃镜检查、定期复查、幽门螺杆菌根除、手术是青年人胃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HL)与急性胰腺炎(A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6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7.31%)确诊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甘油三酯水平为(18.23±6.40)mmol/L;HLAP患者的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原因所致胰腺炎患者的发病率(P<0.05).结论:血甘油三酯升高而非血总胆固醇升高是引起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病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常与脂肪肝和糖尿病并存.  相似文献   
8.
癫痫患者应付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癫痫患者的应付行为方式以及癫痫发作类型和抗癫痫药物对患者应付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应付因子分命名为“解决问题(F1)”“自责(F2)”“求助(F3)”“幻想(F4)”“退避(F5)”“合理化(F6)”,有效问卷94份,采用年龄分组、性别分组,以及考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发作类型、服用药物等因素后,再按发作类型、服用药物分组,对各组间所有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门脉高压胃粘膜病变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90例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症患者,根据门脉高压胃病(PHG)患者在肝脏储备功能量化评估的不同分3组,Child-PughA级为A组,Child-PughB级为B组,Child-PughC级为C组,从患者的胃粘膜病变程度进行分组比较其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的检查情况及PHG与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的关系。结果 A、B组与C组患者其PHG检出例数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HG胃粘膜病变的程度与肝硬化程序相关(P<0.05),但A组或C组AGML检出例数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与AGML有关联,PHG及AGML与肝功能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