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性的细胞内寄生原虫,包括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疟原虫、巴贝斯虫和球虫等,是人和动物的重要病原。这类原虫具有相似的亚细胞结构并能分泌与入侵相关的保守蛋白,尤其是在入侵宿主细胞阶段分泌的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s, ROPs)被认为是保护寄生虫入侵和繁殖的关键分子。其中ROP18是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ROP2家族蛋白成员之一,在刚地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是纳虫空泡(PV)形成时宿主细胞免疫的抑制因子。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以目前研究最多的刚地弓形虫ROP18为主,对其发现历史、结构、分泌及定位、对宿主的毒力机制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滴鼻大肠杆菌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作为肥胖组,48只非肥胖小鼠作为对照组,滴鼻40μL含4×10~9 CFUs大肠杆菌菌液,于感染前及感染后1、2、3、4 d检测2组小鼠血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及肝脏脂质沉积情况。结果:与感染前比较,肥胖小鼠体质量、附睾脂肪组织质量及指数在感染后1~4d显著降低(P0.05);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2~4d显著升高(P0.05);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在1~4 d显著升高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1~3d显著降低(P0.05);肝脏质量、指数及TG含量在1~4d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脂滴蓄积在感染后2和4d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小鼠血清TC、LDL-C和HDL-C水平在感染后显著降低,其余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滴鼻大肠杆菌可加剧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程度,促进其胰岛素抵抗及肝脏脂肪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SOS应答是普遍存在于细菌中的一种低保真度的DNA修复方式。当细菌DNA受损时,大量的DNA单链堆积,SOS应答启动并诱导远距离基因表达参与DNA修复。此修复过程缺失了DNA复制的校正功能,因此SOS应答会大大增加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从而使细菌能够更快的适应不利环境。另一方面,随着细菌耐药的日益严峻,qnr基因家族成为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 PMQR)研究热点。有报道发现细菌的SOS应答会对菌株的qnr耐药水平造成明显的差异性,完整的SOS应答能够使菌株MIC成倍增加。由此可以怀疑SOS应答对qnr基因的表达存在相应的调控机制,但是相关机制尚未阐明。基于此本文就SOS应答机制和qnr耐药机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试探性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是源自人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的多潜能细胞类群,能长期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和核型完整.具有分化为机体所有类型细胞的潜能,最有希望成为细胞器官移植、基因治疗的种子源细胞。自1998年首次成功建立hESCs系以来,针对hESCs建系及其临床应用的伦理学、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主要对hESCs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评述,期望为hESCs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