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脑垂体增生,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TH)的减少,使其相应靶腺器官功能减退,反馈性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久而久之,腺垂体TSH细胞增大,导致脑垂体的病理性增生〔1〕。通过查阅文献,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脑垂体增生大约占所有反馈的垂体瘤的33.3%〔2〕,通过影像学去鉴别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脑垂体增生非常困难、复杂,并且时常得不到临床医生足够重视,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6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采取LEO支架辅助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以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的栓塞方法,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死亡率、致残率均很高,手术夹闭难度较大。Yasargil等翼点入路夹闭动脉瘤的面神经颞支保护率仅70%,术后病人常发生颞肌萎缩。作根据面神经及颞肌供血动脉的解剖特点,对翼点入路进行了部分改良,以保护面神经及颞浅动脉供应颞肌的分支,使术后颞肌萎缩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Neuroform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早、中期随访.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接受Neuroform自膨式支架治疗的68例患者,对患者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早中期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8例76枚主要分布在前循环宽颈动脉瘤,其中支架释放后血栓事件5例(6.6%)(1例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未释放支架前动脉瘤再破裂1例,血栓事件致一过性缺血性神经系统症状5例(6.6%),死亡率为2.9%,进行性血栓形成1例,狭窄3例.动脉瘤即刻栓塞24枚(31.6%).然而,经18个月随访动脉瘤68枚,完全栓塞44枚(64.7%),3年随访动脉瘤46枚,完全栓塞26枚(56.5%),闭塞率显著增加.残余瘤颈6枚(13%),瘤体再通7枚(15.2%).平均随访时间为25.7个月.结论 宽颈动脉瘤Neuroform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比单纯的弹簧圈治疗安全可靠,但动脉瘤内可发生进行性血栓.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例1男,79岁。双下肢疼痛,无力半年。经MRI诊断为L2-3髋外硬膜下肿瘤。入院检查:神志清晰,反应灵敏,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Babinski’s阳性,Chaddocki’s阳性,头部CT检查脑室系统稍大,脑皮层脑沟增宽,蛛网膜下腔增宽。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施L2-3椎板切除硬膜下肿瘤切除术。次日出现头晕,轻微头痛,嗜睡。CT检查左额颞部骨板下薄层硬膜下血肿,量约15 ml,中线无移位,脑室无受压,采取保守治疗,每日静点 20%甘露醇 250 ml,日 2次,同时静点止血芳酸0、4g每日1…  相似文献   
6.
探讨应用新型颅内支架Neuroform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 对20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直径狭窄率>70%)。 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血管造影, 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接受了Neuroform颅内专用支架治疗。 结果 20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 , 技术成功率达100%,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纠正50%—90%,平均为72%,无血管撕裂、急性动脉闭塞、远端血管栓塞事件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例出现完全闭塞,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 Neuroform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的应用,有效的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2例桥脑延髓部占位病变的手术治疗。 1 病例报告 例1 男性,39岁。头痛,走路不稳,饮水呛咳,共济失调,右侧膝腱反射活跃,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巴彬斯奇征( )。头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示:桥脑延髓部见3.5cm×3.8cm大小类圆形低密度影,第四脑室受压,侧脑室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颅内支架Neuroform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及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内科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无效,男24例,女13例,年龄49~72岁,平均64岁.均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接受了Neuroform颅内专用支架治疗.结果:全部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技术成功率达100%,37例患者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个月.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纠正50%~90%.无血管撕裂、急性动脉闭塞、远端血管栓塞事件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例出现完全闭塞,但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同时置入2枚支架,其中双侧椎动脉狭窄1例,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2例.1例患者术后3 d,因未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给予急诊溶栓治疗后完全恢复.支架置入后电话及门诊随访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尚未有病情加重回报.结论:Neuroform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的应用,有效缓解了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提高了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家猪为实验对象,通过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吻合的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经济、简单的脑动静脉畸形(AVM)模型及对其相关方面进行研究。方法选用健康家猪8头,3~4个月,30~45 kg,雌雄不限。行显微手术建立AVM模型。手术前3d随机将2例行颈总动脉造影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后3d、1w及1m时行手术对侧颈总动脉血管造影。观察模型建立是否成功。结果(1)8头家猪手术后全部成活,无切口感染现象。无肢体偏瘫现象。(2)对照组行双侧颈总动脉造影,均仅能看到造影侧单侧颅底微血管网。实验组在手术后3d、1w及1w时行手术对侧颈总动脉造影,均可见血流经手术对侧咽升动脉到双侧颅底微血管网,并引流入手术侧咽升动脉和(或)颌内动脉。结论(1)应用家猪通过显微外科手术端-端吻合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的方法建立AVM模型是一种经济易得、操作简单、重复性强的实验方法。(2)此模型可用于栓塞材料栓塞效能的实验研究、模拟AVM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和介入神经放射学医生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方法对24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给予预扩张或后扩张。结果24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术后均没有缺血性卒中发作。随访13个月,22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患者遗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与手术有关,1例与颅内血管远端病变有关。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可以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预防卒中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